除非……
转而一想,顾乔就在太子手心上又写下了四个字——出阁讲学。
闻道成享受着顾乔的手小心翼翼划过自己的感觉,一心二用,点了点头,他的猜测方向和顾乔一样。要不然那人下药的方向,不会是让太子变成一个残废和哑巴。
还是武帝提出的那个让太子出阁讲学的事情闹的。虽然这事早就提了出来,但前前后后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太子出阁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但没有人会真的忘记。
武帝在消散了丧子之痛后,心思就重新活泛了起来,正准备哪天再暗示一下太子的师傅们,把出阁的事情重新提上议程。毕竟从挑选吉日,到操办准备,再到太子真正出阁,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武帝希望尽量在夏末秋初搞定这个事情。
因为到了十一月,就是太子十五岁的生日了,不能再拖。
朝臣们也没忘,特别是太子的老师们,他们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对武帝提起。随着几个皇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太子的老师们不可能不着急。他们希望借由太子出阁,来打消某些人才刚刚升起的希望,把伤害降到最低。
太子的竞争对手们更不敢忘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寝食难安,日日夜夜想着办法希望能够拖延太子出阁的日子。最好这辈子别出,出了也搞砸了。
但另外一个问题也来了,那宫人引顾乔去书斋做什么?太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
“也许还是两伙人。”
挑拨顾乔的人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打算,但目的很显然就是离间太子与伴读的关系。
而给太子下药的幕后之人,很可能是本身就有意对太子动手,又知道了第一拨人的动作,才决定将计就计,一箭双雕。
联想三公主和十皇子的事,对方的目的从没有变过,那就是挑起两个皇子之间的矛盾,自己坐收渔利。
所以,对方搞事,不怕太子知道,就怕太子不知道。
对方就是希望太子能报复得轰轰烈烈。
若不是之前十皇子的死,让太子和顾乔意识到了至少有两股势力在角力,他们现在也不会这么快想通这个处处都是矛盾的夜晚。
而当他们把做这一切的人从一股势力看成两股,那就都说得通了。
他们的目的不同,但都是在给太子设套,其中还有一方顺便把另外一方也算计了进来,才会让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又略显智障。
不过,他们也因此至少知道了一件事。
——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人,绝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对方应该很好找,毕竟这样才能如了幕后之人的愿。
他可以让顾乔暂做与他人斗法的样子,自己私下里排查真凶!
这挑拨之人……不做他想,正是大皇子妃。她本来的计划也不是这样的,只是在她不明白的情况下,计划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她听说宫人被抓之后,就急了,一直想办法想要打听清楚情况。
大皇子妃就是很单纯地想要依照大皇子所愿,搞臭太子的名声。其他伴读都滑不留手不好下手,她只能把顾乔这个新来的当作突破口。
大皇子妃也是知道顾乔的聪明的,制科第一,不好糊弄。
所以,她的本意是引顾乔去拿东西,白跑一趟,等第二天顾乔把东西拿给太子,太子表示不认得,然后再一步步引导着顾乔往太子这是在故意耍他的事情上想。
她也不怕顾乔在一开始就看出这里有问题,这就是个阳谋,就是为了让顾乔看出来问题,但模糊了到底是谁做的。顾乔被他心思歹毒的二叔虐待了那么久,对这种事情肯定是心思敏感又纤细的,他绝对受不了重新回到地狱的感觉。
一旦顾乔崩溃,他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了。再借顾乔之口,把她精心炮制的有关于小侯爷之死不是意外而是自杀的谣言传出去。
太子前逼死一个伴读,后又逼崩溃一个,他还能怎么洗?
只能是百口莫辩。
杀人诛心,大皇子妃太习惯玩这种心理战了。她都不需要惊动太子,只用在顾乔身上使劲儿地下功夫,武帝肯定不会去关心顾乔的死活。
大皇子妃的算盘挺好,可惜,出师未捷,死在了第一步。
最可怕的是,大皇子妃一想,她没给太子下毒,但有人下了。她虽然没敢这么大逆不道地想过这种事,但如果太子死了,她自然也是开心的。可是因为她找人引导顾乔的举动,反而让顾乔警觉,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解了太子被下药之围……
大皇子妃恨得砸烂了一屋子的东西。
当闻道成得知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是大皇子两口子的时候,他竟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种“既然是他们,也就放心了”的诡异宽慰。
因为这两口子真的不足为惧。
与此同时,顾乔也在思考着该怎么为殿下复仇,这药不能白吃。比起喜欢把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倔强太子,顾乔就要神奇得多。
他直接把对方有可能是在阻止他出阁的猜测,找人暗示给了善于脑补的武帝。
转而一想,顾乔就在太子手心上又写下了四个字——出阁讲学。
闻道成享受着顾乔的手小心翼翼划过自己的感觉,一心二用,点了点头,他的猜测方向和顾乔一样。要不然那人下药的方向,不会是让太子变成一个残废和哑巴。
还是武帝提出的那个让太子出阁讲学的事情闹的。虽然这事早就提了出来,但前前后后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太子出阁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但没有人会真的忘记。
武帝在消散了丧子之痛后,心思就重新活泛了起来,正准备哪天再暗示一下太子的师傅们,把出阁的事情重新提上议程。毕竟从挑选吉日,到操办准备,再到太子真正出阁,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武帝希望尽量在夏末秋初搞定这个事情。
因为到了十一月,就是太子十五岁的生日了,不能再拖。
朝臣们也没忘,特别是太子的老师们,他们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对武帝提起。随着几个皇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太子的老师们不可能不着急。他们希望借由太子出阁,来打消某些人才刚刚升起的希望,把伤害降到最低。
太子的竞争对手们更不敢忘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寝食难安,日日夜夜想着办法希望能够拖延太子出阁的日子。最好这辈子别出,出了也搞砸了。
但另外一个问题也来了,那宫人引顾乔去书斋做什么?太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
“也许还是两伙人。”
挑拨顾乔的人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打算,但目的很显然就是离间太子与伴读的关系。
而给太子下药的幕后之人,很可能是本身就有意对太子动手,又知道了第一拨人的动作,才决定将计就计,一箭双雕。
联想三公主和十皇子的事,对方的目的从没有变过,那就是挑起两个皇子之间的矛盾,自己坐收渔利。
所以,对方搞事,不怕太子知道,就怕太子不知道。
对方就是希望太子能报复得轰轰烈烈。
若不是之前十皇子的死,让太子和顾乔意识到了至少有两股势力在角力,他们现在也不会这么快想通这个处处都是矛盾的夜晚。
而当他们把做这一切的人从一股势力看成两股,那就都说得通了。
他们的目的不同,但都是在给太子设套,其中还有一方顺便把另外一方也算计了进来,才会让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又略显智障。
不过,他们也因此至少知道了一件事。
——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人,绝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对方应该很好找,毕竟这样才能如了幕后之人的愿。
他可以让顾乔暂做与他人斗法的样子,自己私下里排查真凶!
这挑拨之人……不做他想,正是大皇子妃。她本来的计划也不是这样的,只是在她不明白的情况下,计划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她听说宫人被抓之后,就急了,一直想办法想要打听清楚情况。
大皇子妃就是很单纯地想要依照大皇子所愿,搞臭太子的名声。其他伴读都滑不留手不好下手,她只能把顾乔这个新来的当作突破口。
大皇子妃也是知道顾乔的聪明的,制科第一,不好糊弄。
所以,她的本意是引顾乔去拿东西,白跑一趟,等第二天顾乔把东西拿给太子,太子表示不认得,然后再一步步引导着顾乔往太子这是在故意耍他的事情上想。
她也不怕顾乔在一开始就看出这里有问题,这就是个阳谋,就是为了让顾乔看出来问题,但模糊了到底是谁做的。顾乔被他心思歹毒的二叔虐待了那么久,对这种事情肯定是心思敏感又纤细的,他绝对受不了重新回到地狱的感觉。
一旦顾乔崩溃,他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了。再借顾乔之口,把她精心炮制的有关于小侯爷之死不是意外而是自杀的谣言传出去。
太子前逼死一个伴读,后又逼崩溃一个,他还能怎么洗?
只能是百口莫辩。
杀人诛心,大皇子妃太习惯玩这种心理战了。她都不需要惊动太子,只用在顾乔身上使劲儿地下功夫,武帝肯定不会去关心顾乔的死活。
大皇子妃的算盘挺好,可惜,出师未捷,死在了第一步。
最可怕的是,大皇子妃一想,她没给太子下毒,但有人下了。她虽然没敢这么大逆不道地想过这种事,但如果太子死了,她自然也是开心的。可是因为她找人引导顾乔的举动,反而让顾乔警觉,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解了太子被下药之围……
大皇子妃恨得砸烂了一屋子的东西。
当闻道成得知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是大皇子两口子的时候,他竟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种“既然是他们,也就放心了”的诡异宽慰。
因为这两口子真的不足为惧。
与此同时,顾乔也在思考着该怎么为殿下复仇,这药不能白吃。比起喜欢把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倔强太子,顾乔就要神奇得多。
他直接把对方有可能是在阻止他出阁的猜测,找人暗示给了善于脑补的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