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韶华小声道,“这不见着了。”
    陈大顺悄悄拉住媳妇的手,俩人手拉手的回屋去了。
    陈太太见大儿子一回来,褚韶华是盛粥也不理,端菜也不理,就跟着大儿子回屋去了,直接把陈太太都看傻了。偏生褚韶华名正言顺,说是去服侍大顺哥洗漱,硬是把陈太太憋的一个“不”字都挑不出来,却又满心的难受,一时满腔的别扭又不知从何说起。倒是宋苹说,“大嫂一路都念着大哥哪。”
    陈太太哼一声,这也忒离不开了。
    陈老爷都不知这女人生哪门子的气,媳妇会服侍儿子,这还不是好事。
    第29章 公婆,见识
    晚上吃过饭,一家子便安置下来。
    褚韶华晚上也没收拾带来的东西,西厢原就是大顺哥在住,还算干净,她就是把大顺哥的被褥搬到外间儿,换了从家里带来的新被褥,用褚韶华的话说,“在这儿也没人给拆拆洗洗,先用家里的,明儿我把你这床给拆洗了。”
    陈大顺自是没意见,他是个会疼媳妇的,让褚韶华在炕上歇着,他倒了温水来,俩人喝。
    虽则在饭桌上也问了魏家的事,说的却是不细,如今夫妻俩说话,陈大顺难免再问一回。褚韶华细细的说与他知道,褚韶华道,“有惊无险,并不是魏东家得罪了土匪,是魏东家家里的老太太,叫土匪绑的魏太太。你说多玄哪,那老太太起码也得五十几了,怎么能认得土匪?”
    这事儿,于陈大顺而言却不是秘密,悄悄说与了妻子知道,“魏东家人品正直,要只是母子间的事,哪里会闹成这样。”
    褚韶华端起茶碗喝口水,“这么说是有内情了?”
    “真叫人不知道怎么说,我与你说了,你可别说出去。”
    “我你还不放心哪,我什么时候嚼过别人的舌根。”
    陈大顺想想也是,他媳妇不像些寻常的村里妇人,有事没事的爱传闲话。陈大顺就悄与妻子说了,魏家这事,还不单是魏东家与魏老太太之间的龃龉。倘就这么个老太太,哪怕她多要些银钱,依魏东家现在的身家,便是为了买个清静,也会给她。偏生这老太太不是个本分人。不然,寻常乡里妇人,如何能有土匪的门路,据陈大顺所知,这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就颇有些风流名声,与土匪有些不清不楚。
    褚韶华再也想不到这其间还有这种事,褚韶华道,“魏家老太爷没的时候,她倘是想出门走,魏东家想也不会拦她,这样既不出门,又跟人不清白,算什么?”
    陈大顺叹口气,“要不说哪。叫谁谁咽得下这口气,偏还顶着个魏家老太太的名头儿,魏东家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哪。如今,魏东家生意做的顺遂,那边儿就起了这等心思。算了,如今魏太太平安,总算没出什么大事。”
    褚韶华再三道,“真是看不出来,你不晓得,那魏老太太十分干净齐整,一看就是个鲜明人。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
    “这哪儿是能看出来的。”陈大顺道,“魏家一出事,咱爹就跟着魏东家回去了,原我想着路远,我想同魏东家回的。爹却是不放心,让我在北京瞧着生意,另外新赁了这处宅子。我虽没回家,心里也一直记挂着,先前一直不知到底是什么个缘由,我还担心家里闹土匪来着。”
    “咱们老家一直有土匪,那土匪也不会没来由的绑人。”
    “你不知道,我真宁可回去的是我。爹这一走,柜上倒没什么事,我就成天的东想西想。”陈大顺说着也是自嘲一笑。小夫妻俩时久未见,自是有许多话说。再者,都是年轻夫妻,难免轻狂一回。
    第二天早上,褚韶华仍是早早起床,今儿个是她做早饭。说来,宋苹倒是很有记性,自从刚成亲时抢着第一天烧饭没讨了好,宋苹在烧饭上就不再拔尖儿了。如今这来了北京,又是家里的饭食,又是柜上的饭食,做家里饭还好,柜上如何个做法,宋苹心里没数,索性就把褚韶华推前头去。就宋苹这些个小心思,褚韶华一清二楚,只不与她计较罢了。
    褚韶华也不知这有什么发愁的,不知道问就是,长嘴做什么用的。褚韶华起床先烧了两氽子水把暖水瓶灌满,接下来就是做早饭了。她见厨下有大米,就没煮玉米粥,而是煮的香稠的大米粥。男人得到柜上做生意,自然得吃好些。褚韶华是个节俭人,却从来不小气。昨儿个是她买的菜,尤其买了几个西葫芦,早上烙饼倒也来得及,只是得功夫长些,何况烙饼还得炒菜,又是啰嗦。索性便把西葫芦擦丝,摊的糊塌子。
    待家里人起床收拾好,褚韶华这早饭也得了,连院子都扫过了。
    陈太太还算满意,只是瞧着又是大米粥又是糊塌子,就觉着太奢侈了,与褚韶华道,“老大家的,可不敢这么吃啊,咱们得长长久久的过日子哪。”这个大媳妇,手脚倒也俐落,就是一样,忒个大手大脚。
    褚韶华笑眯眯的给大顺哥夹个糊塌子,随口应道,“行,那中午晚上吃啥,娘跟我说,我按娘说的来。”
    陈太太这才不说什么了。
    褚韶华道,“咱们家里怎么都好支应,柜上的饭怎么做,做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陈大顺说与妻子晓得,“咱家两处买卖,老铺里是爹和肖掌柜,再加上两个伙计。我在新铺子,就是我跟俩伙计。饭菜也好做,平常主家和掌柜都是吃白的,烙饼、馒头、面条儿都行,菜是一荤一素。伙计们则是一人三个窝头一碗素菜。”
    褚韶华点点头,她是个仔细的,道,“爹和大顺哥的口味儿我知道,肖掌柜那里,有没有什么忌口儿的?”
    陈大顺道,“没什么忌口,都吃。”
    褚韶华打听清楚柜上饭食,什么时候做好,因褚韶华还不知道铺子的地址,陈老爷陈大顺都说了会打发伙计回来来取,她便心下有数了。
    ——
    待男人们都往柜上去了,褚韶华把厨下收拾干净,就回屋整理带来的东西了,她算着时间去做的午饭。因还有昨晚剩下的肉,便没有再买肉。但肉菜也只烧了两碗有余,一大一小两碗分别是给两个柜上的,有余的那一小碗是单独给婆婆留出来的,这自是没有媳妇的份儿。好在褚韶华也不是多馋肉的人,陈家伙食不错,她又不是个嘴馋的,婆婆那种舍不得给媳妇吃的小心眼儿,褚韶华都不屑的看。觉着当真是小家子气的紧,也不知世上怎会有这样一等婆婆,生怕儿媳过日子痛快。
    另则素菜便是足炒了一锅,既有伙计吃的,也有褚韶华宋苹的伙食。
    再者蒸馒头蒸窝头,褚韶华早上和的面,一锅就出来了。
    中午饭陈太太就很满意了,尤其是褚韶华单独给她留出一小碗肉菜,她老人家谁也不招呼,便是宋苹这样的嫡亲的侄女,陈太太也没给宋苹吃一口。这倒也很好解释,毕竟都是儿媳妇,面儿上还是要一碗水端平的,给宋苹吃,那要不要给褚韶华吃呢?索性都不给,自己吃岂不痛快。
    而且,中午吃饭,独陈太太一人吃白的,让褚韶华宋苹俩人吃窝头,说是一大家子来北京,嚼用大,得节省着些。俩人啥都不说,叫吃就吃呗,一样是挺好的粮食。这窝头,褚韶华喜欢吃焦的,她把窝头切片,在锅里小火烙的焦香再吃,就闻着那味儿,陈太太特想尝尝。偏生她老人家有白馍吃,也不好提。
    褚韶华把这焦香的窝头掰碎泡到自己那半碗菜汤里,吃的也挺好。宋苹见了还跟她学,宋苹道,“这样吃就是香。”
    褚韶华笑,“我也这么觉着。”
    陈太太瞥窝头一眼,另有了主意,与俩媳妇道,“这窝头,别捏这么大了,以后捏小些。”
    褚韶华一听就知道陈太太要在伙计的伙食上动心眼儿,她劝道,“娘,大顺哥不是说一个伙计仨窝头么。咱们在自家吃饭,大小无所谓,总是能吃饱的。要是窝头小了,送过去,伙计们吃不饱,我担心影响咱自家的生意。”
    陈太太叫人说破心思,偏还不承认,“我是看你这窝头太大不好蒸熟。”
    褚韶华也不点破她,掰开一个给陈太太看,“哪儿能不熟啊,我做这些年的饭,要是连窝头都蒸不熟,也不配做娘你的儿媳啊。”
    陈太太论口齿实在说不过褚韶华,又不好明说是为了省粮食,只得作罢。
    ——
    家下也只要给柜上烧一顿午饭,待到晚上,按陈太太的吩咐,便是一锅玉米粥一锅馒头,菜是没有的,就是酱和大葱。反正褚韶华只管听陈太太分派,陈太太怎么说,她怎么烧。其实,听陈太太的吩咐,反是省事,不用想着烧什么菜,基本上一锅粥一锅馒头就齐全了。
    只是,家里男人哪里吃的高兴。在柜上忙了一日,好容易傍晚回家歇一歇,就这些个粗淡饭食。虽说在村儿里,顿顿吃白面的人家也不多,可陈老爷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的做生意,忙了大半辈子,攒下家业,便陈老爷不是个讲究吃穿的人,见着这样的饭食也不大乐。
    尤其,俩媳妇连白馒头都不吃,都是啃窝头。
    陈老爷当下便撂了筷子,沉脸问,“咱家是过不下去了还是怎么的?”
    陈太太这向来愚钝的,还没明白哪,直说,“怎么了?一回来就撂脸子。”
    陈老爷撂了筷子,大家都不敢吃了。陈老爷沉了脸道,“媳妇难道不是咱陈家的人,还是说我陈家供不起媳妇吃白的?这话说出去,我丢不起这个人!”
    凭陈太太再怎么说是中午剩下的窝头,以及俩媳妇自陈是她们主动吃窝头的话,陈老爷仍是一撂筷子,起身屋里去了。
    第30章 丢人
    陈老爷不吃,陈太太忙跟过去劝当家的了。
    其他人继续吃饭,陈大顺同媳妇和二弟妹道,“都别吃窝头了,咱家可不至于这样。”
    陈二顺掰个馒头,一半给宋苹,一半给褚韶华,俩人都接了。陈二顺小声问她俩,“你们中午也吃的窝头啊?”
    宋苹点点头。
    褚韶华面色如常,没说什么。
    陈二顺叹道,“娘就是节俭太过。哥你不知道,我们在老家,满仓的粮食吃不完,咱娘叫嫂子和我媳妇烧饭时,也总是吃半白面的。”
    陈大顺都无奈了,“你说咱娘这是怎么了。爹一早就出来做生意,咱家也没那么精穷过,娘怎么这样想不开。”
    “一辈子就这样儿了。”陈二顺想到他娘节俭到抠儿的性子,也是大摇其头。
    ——
    陈老爷陈太太都没再出来,待几人吃过饭,褚韶华把厨下收拾干净,便回屋去了。陈大顺是个孝顺人,心里就记挂着二老,还说哪,“爹娘也没出来吃饭,要不煮几个鸡蛋给二老送进去。”
    褚韶华道,“煮鸡蛋不好,我给爹娘蒸一碗鸡蛋吧。”
    “也好。”小夫妻俩便又去了趟厨房。
    褚韶华蒸了两碗鸡蛋,那鸡蛋蒸的,有人蒸鸡蛋吧,蒸出来跟蜂窝煤似的,褚韶华这鸡蛋蒸的是水嘟嘟滑溜溜,瞧着便令人食指大动。她也没搁什么特别的调料,就是放了些酱油,滴上几滴小磨香油,便香的了不得。
    褚韶华想着,倘她这会儿去,怕叫陈太太没面子。褚韶华就让大顺哥自己去,想了想,又去东厢把小叔子叫了出来,低声同陈二顺道,“爹娘晚上也没吃饭,二弟,我蒸了两碗水蒸蛋。如今咱们刚来,别叫老两口闹别扭,你跟大顺哥一道送去,开解开解二老,也就好了。”
    陈二顺就爱干这事儿,当下还说,“嫂子想的周到。”
    ——
    于是,俩儿子给爹娘送饭到屋里去,不知如何劝解了一番,反正陈大顺回屋时神色轻松,褚韶华问他,果然已是好了的。褚韶华想着公公这样的人品,竟然娶了婆婆这样愚钝的女人,真是不知上辈子怎么欠下婆婆的,这辈子来还了。
    陈大顺因爹娘和好,也很高兴,还同褚韶华说,“娘就是节俭惯了,一辈子这样儿,你别放心上。”
    褚韶华心说,你娘的毛病倒不是节俭,而是蠢。
    这人哪,节俭不是坏事,可节俭到蠢的地步,就不叫人喜欢了。
    ——
    有陈老爷发作了一回,陈太太不敢再刻薄俩媳妇了。
    就是在一日三餐的饭食上,大概是俩儿子都解劝过她的缘故,问她做什么饭菜时,陈太太总会说,“他们父子出去这一日辛苦,不管烧什么,必要有个荤菜才好。”也舍得吃肉了。
    褚韶华很解气的瞧了回陈太太的笑话,本来就是,虽则村里也有那等刻薄媳妇的人家,专给媳妇吃剩的穿差的,可为什么要跟那样的刻薄人家学?村里一样有宽厚之家!怎么不跟宽厚的学?!也不知是不是刻薄了媳妇就显出她做婆婆的无上威仪来,总之,褚韶华是最看不上这种人的。
    所以,见陈太太倒霉,她心下挺痛快。
    褚韶华不紧不慢的收拾着家里带来的东西,把大顺哥换下衣裳洗了,再趁着天儿好把大顺哥先前睡的被褥都拆洗过,顺带还要学一学北京话的口音。褚韶华是个入乡随俗的性子,她很快就与左邻右舍的都熟络起来,后邻是老北京人,姓周,人家住的是自己的宅子,据说祖上做过官。甘雨胡同的位置不错,离皇城特别近,所以这一块儿以前基本上都是官宅。住这一片的老北京人,说祖上做过官也不罕见。
    褚韶华闲了常去周家说话,学周太太的北京口音,用陈太太的话说,怪音怪调的。她老人家还是老家的乡下口音,家里倘来个客人,若是老家来人还好,倘是一个胡同的邻居,人家说普通话,她自己个儿不会说,又不好意思,遂不愿见客。褚韶华是很愿意学北京话的,她这人伶俐,没个三五天就说的有模有样。
    她自从学了北京话,在家也开始说北京话了,非但如此,以前叫爹娘的,现在改口,随着北京人喊爸妈了。陈老爷开始听儿媳妇喊他爸爸,还怪不习惯的。陈太太则是说,“我一听你说话就冷,浑身起鸡皮疙瘩。”
    褚韶华笑嘻嘻地,用自己还不大熟练的北京口音清脆伶俐的说道,“这眼瞅就是二伏了,妈你正好多听听,也省得扇扇子了不是。”
    陈太太虽时常就要挑剔一下褚韶华,可说句老实话,她对褚韶华往往也是无计可施。褚韶华要是拿定了什么主意,凭人怎么说怎么笑,她是半点儿不惧的。
    结果怎么着,不过半月,褚韶华就把北京话说的溜的不得了,家里男人们去柜上不在家,但有什么事,都是褚韶华去办,无他,陈太太宋苹姑侄俩,现在还是一口家乡口音哪。陈太太还自称“不忘本”,褚韶华心说,一个个的这等乡下婆子的作派,真心叫人瞧不上。邻居都不跟她们打交道,倒不是人家势利眼,你说话人家听不明白,谁还愿意跟你说话啊!
    褚韶华非但自己学北京话,还号召着魏太太魏金魏时一起学,尤其魏时,现下年纪小,魏东家打算把儿子送学堂念两年书,再到柜上学生意。褚韶华说的,“学堂里都是北京的孩子,人家都会说北京话,就咱一口家乡口音,这也不好。”
    魏太太想着,倒也是这个理,就让魏时学习北京话。魏金也喜欢过来跟大顺嫂子说话、做针线。就是有一事令褚韶华哭笑不得,魏太太自被土匪绑过一遭,就落下了个哭穷的毛病,平时半点儿不敢叫人知道自家有钱。就是魏太太自己个儿,现下也不似以前那般金钗银簪的插满头了,她现在换了木簪。连衣裳也不穿绸着锦了,自魏太太到俩孩子都换了布的穿,但凡说话,开头两句必定是,“刚来北京,家用艰难”,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没钱。
    魏太太不过是哭穷,陈太太却是觉着,再这样过下去,家里可就真要穷了。无他,自来北京后,便是褚韶华负责采买。每天买多少东西,多少钱一斤,回来给陈太太报账。陈太太心下忖度着,在北京花销忒大,这半月花销倒比她在老家半年的不少。偏生前几天刚被陈老爷发作过,不敢在伙食上克扣,于是,她就怀疑,是褚韶华买菜报虚账,昧她的菜钱。
    陈太太吃了这许多年的盐,也是个有主意的。褚韶华再说去买菜的时候,陈太太就叫了宋苹道,“你跟着你大嫂子一道去菜场,也没得这事总叫你嫂干,你认认路,以后你俩一人一天。”
    褚韶华倒是挺愿意去买菜,她还时常瞎逛一逛,比总在家闷着强。不过,既然婆婆这样说,褚韶华想婆婆一向小鼻子小眼的,哪里放心得下钱财,无非就是怕她在菜钱上弄假罢了。褚韶华便笑道,“是啊,二弟妹你就跟我一道去吧,都来北京半个月,你得煅练着些,胆子太小可不成。”
    说来这事儿也好笑,宋苹生得五大三粗的身量,一个能顶褚韶华俩,偏生是个没用的。陈家刚搬来的时候,街坊间除了魏家都不认识,陈家既是新搬来的,褚韶华就跟陈太太商量着,蒸了一大锅糖三角,一家送几个,也是跟街坊们打声招呼的意思。其实,这东西都不白给,别人家收了东西,也都有回礼的,或是一块豆腐,或是一碗饺子,或是时下菜蔬,这样也就是彼此认识了,以后好来往。
    褚韶华就说,这胡同是东西向,妯娌俩一人走一排,这样送东西也快。宋苹跟着褚韶华把糖三角分出来,让她去时,她竟是不敢。这也就是妯娌,不好把话说到明面儿上,这要是换个亲近的,褚韶华早骂了,怎么这样的没用!送东西有什么好怕的!宋苹干不来,便都是褚韶华送的。好在褚韶华是个爱跟人打交道的,也没说什么,自己就把这事儿干了。待到买菜的事,宋苹都没提跟褚韶华一起去菜市场的事儿。
    如今陈太太这样说,宋苹也只得硬着头皮应了。
    结果,陈家就出了件大笑话。
    这事真怪不得褚韶华,宋苹跟她一道去菜场,都去了五天了,路也很好找。陈太太瞧着时候差不多,就跟俩媳妇说,这买菜也不用每天俩人一起去,这样,分出来,一人一天。褚韶华没什么意见,宋苹倒是说,“那路我还记不大清哪,明儿个再让嫂子跟我走一回吧。”

章节目录


野心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野心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