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姨娘就趁事闹到了苏氏跟前,说什么他二人郎才女貌,两情相悦,天作之合,要苏氏成全。
苏氏能说什么呢,她前头费劲心机,把几家人分析来分析去,就想给林芳仪挑个好的。谁知道人家亲娘早就在背后偷偷摸摸地给她选好了,林芳仪居然也不问问她这个嫡母,就敢去和外男私会,还留下了贴身的帕子给人家。
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苏氏也不是那种会把自己的脸放到别人脚下的人,便也不多劝什么,由着他们去了。
后来那举子病弱的母亲忽然逝世,他们的亲事过了小定,便耽搁了下来。
举子回乡守孝三年,一出孝就让人拿着文书来退婚了。
林芳仪的姨娘心心念念就想着等那举子出了孝,参加科考一举夺魁,平步青云,带着她们娘俩飞黄腾达。听闻这样的噩耗,当即便大哭大闹,吵着让忠勇侯府去帮着林芳仪讨回公道。
苏氏让人收了文书,私下里派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那学子是在守孝期间,因为孝名和才名,得了当地一个大儒的青眼。大儒想把女儿嫁给他,他便想也没想地来让人退婚了。在她看来,这种狼心狗肺的人着实配不上林芳仪,此时能瞧出他的坏来,总比两人成亲后再看出来好。
再说,他们这桩婚事,本就不是她做的主。
……哦,你们谋事的时候不曾将我看在眼里,出了事却要让我来收拾烂摊子。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苏氏不是那任人搓扁捏圆的性子,由得她姨娘胡闹,却是不会再去做什么了。至于忠勇侯夫妇和林玉泽,那更是不想多管这些的。经此,林芳仪前头那门胡闹一般的亲事,便就此草草结束。
第十二章
忠勇侯夫人既已开了口,苏氏自然道:“儿媳有分寸的,您放心,再不会由着她们胡闹。”她们胡闹一次祸害的是自己,苏氏可以不管。再胡闹,下的就是忠勇侯府的面子了,她不会坐视不理。
忠勇侯夫人点了点头,不再说这些,转头关怀起林锦仪来,“咱们小阿锦今日脸色看着好了不少,只是春寒料峭的,还是要在屋里多养着些。以后也不用日日过来给我请安了,祖母看着你好好的,心里才能真正开怀起来呢。”
她如此慈爱,林锦仪也存了亲近之心,捉了忠勇侯夫人的手握住,道:“祖母的脸色也要越来越好,阿锦心里才会开怀。”
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忠勇侯夫人几年前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眼下外孙女去了,黄泉之下可以同女儿、外孙女团聚,她也不惧死了。
放心不下的,便只有另外一个心头宝——孙女林锦仪了。
大耀女子相对前朝来说成婚都比较晚,尤其是大户人家,都愿意把女孩儿留上一留,十七八岁嫁出去也是常事。
整个忠勇侯府的嫡出孙辈就一个林锦仪,自然是一家子的眼珠子。他们之前都舍不得小阿锦,想将她留到十八岁再嫁人的。
她眼下却是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唯一的夙愿便是看到外孙女能有个好归宿。
这么想着,忠勇侯夫人便深深看了一眼苏氏。
苏氏蕙质兰心,立刻明白忠勇侯夫人是有话想和自己单独说,便对林锦仪道:“好了,娘和你祖母还有话要说,你也别在这儿干耗着了,前头落了好几天的功课,你也该回去补起来了。且你院里刚进了不少人,你也该去安排妥当。”
林锦仪便站起身福了福,告了别,带着千丝退了出去。
*
林锦仪走后,方才还坐的十分端正的忠勇侯夫人便往炕上的暖枕歪了歪。
她如今已经坐不得许久了,方才不过是为了不让孙女担心,才强撑着坐了好一会儿。
苏氏却是不用瞒的,毕竟往后家里还多仰仗她,许多事她都应该提前知晓。
黄嬷嬷斟了茶进来,苏氏很自然地接过,递给了忠勇侯夫人。
忠勇侯夫人抿了两口热茶,润了润嗓子,才缓缓开口道:“芳姐儿的婚事你也着紧些,咱们小阿锦也十四岁了,该是定下来的时候了。她有了着落,咱们小阿锦才好说亲。你也不是不知道,如今京里但凡出息点的小郎君,都有好几家夫人太太盯着呢。”
苏氏怎么会为不为亲生女儿的婚事操心呢。不过爱的深切,当局者迷,越发不敢轻易拿定,唯恐苦了女儿一生。
何况忠勇侯府到底只得了两代传承,第三代继承人林玉泽也没有大能,不好同京城一些几百年底蕴的世家大族相比。高不成低不就的,显赫一些的瞧不上他们家,没落的他们家却是舍不得让女儿嫁过去吃苦的。
忠勇侯夫人便道:“前头大阿锦办丧事的时候,我见着了嘉定侯夫人,闲聊了几句,她正好也在为小儿子的婚事苦恼。”
嘉定侯府比他们忠勇侯的底子还浅些,当今登基的时候才封侯。粗粗算来,也不过□□年。
但嘉定侯从前是跟着忠勇侯上阵杀敌、出生入死的兄弟,两家人素来走动频繁,也算是通家之好。
嘉定侯夫妇所出的那个幼子,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是见过的——那是他们夫妇的老来子,虽说是不能袭爵,但嘉定侯夫妇和嘉定侯世子都十分爱重他,日后必然会为他寻个好路子。
苏氏有些犹豫地道:“那孩子年纪是同咱们阿锦差不多,但辈分上……”
嘉定侯和忠勇侯私下里一直是兄弟相称,按理说林锦仪该叫一声‘世叔’的。
忠勇侯夫人摇了摇头,道:“只要小阿锦过得好,你管这些世俗虚礼做甚。再说嘉定侯本就比咱们侯爷小了将近一轮,便是让他降个辈分,想来他也不会说什么。”
嘉定侯虽然本人确实骁勇善战,但在军中毫无背景,若不是忠勇侯多年来屡有提携,他也走不到今朝这一步。他们忠勇侯府虽然没想过携恩求报,但两家人凭着这样的关系结成姻亲,对方自然不会亏待林锦仪。
苏氏点了点头,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道:“那小公子咱们近几年见的也少了,回头儿媳就让人去打听打听他的秉性才干。”
忠勇侯夫人仍是不放心,又继续道:“秉性是个好的就行,咱们不求别的。”她所希望的,不过是小阿锦能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不再奢求别的。
想镇南王萧潜,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何等的风光无限,可那又如何呢?她的大阿锦嫁给了他,却是半生孤苦,不得善终。
她再不能让孙女步外孙女的后尘了!
婆媳二人各有自己打算,商量开来也是各有说法,就此不提。
*
再说林锦仪带着千丝回到了锦绣苑。
此时碧云、桃雨等人都已经收拾妥当,从别的院里都搬了过来。
踏歌在她还没回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们安排了屋子。
碧云桃雨从前一起在老太太院子里服侍的,自然是住到了一起。
另外两个——家生子金铃,和无牵无挂的丝竹,就被安排到了一处。
四人放妥了行李,便到主屋候着林锦仪的吩咐了。
苏氏能说什么呢,她前头费劲心机,把几家人分析来分析去,就想给林芳仪挑个好的。谁知道人家亲娘早就在背后偷偷摸摸地给她选好了,林芳仪居然也不问问她这个嫡母,就敢去和外男私会,还留下了贴身的帕子给人家。
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苏氏也不是那种会把自己的脸放到别人脚下的人,便也不多劝什么,由着他们去了。
后来那举子病弱的母亲忽然逝世,他们的亲事过了小定,便耽搁了下来。
举子回乡守孝三年,一出孝就让人拿着文书来退婚了。
林芳仪的姨娘心心念念就想着等那举子出了孝,参加科考一举夺魁,平步青云,带着她们娘俩飞黄腾达。听闻这样的噩耗,当即便大哭大闹,吵着让忠勇侯府去帮着林芳仪讨回公道。
苏氏让人收了文书,私下里派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那学子是在守孝期间,因为孝名和才名,得了当地一个大儒的青眼。大儒想把女儿嫁给他,他便想也没想地来让人退婚了。在她看来,这种狼心狗肺的人着实配不上林芳仪,此时能瞧出他的坏来,总比两人成亲后再看出来好。
再说,他们这桩婚事,本就不是她做的主。
……哦,你们谋事的时候不曾将我看在眼里,出了事却要让我来收拾烂摊子。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苏氏不是那任人搓扁捏圆的性子,由得她姨娘胡闹,却是不会再去做什么了。至于忠勇侯夫妇和林玉泽,那更是不想多管这些的。经此,林芳仪前头那门胡闹一般的亲事,便就此草草结束。
第十二章
忠勇侯夫人既已开了口,苏氏自然道:“儿媳有分寸的,您放心,再不会由着她们胡闹。”她们胡闹一次祸害的是自己,苏氏可以不管。再胡闹,下的就是忠勇侯府的面子了,她不会坐视不理。
忠勇侯夫人点了点头,不再说这些,转头关怀起林锦仪来,“咱们小阿锦今日脸色看着好了不少,只是春寒料峭的,还是要在屋里多养着些。以后也不用日日过来给我请安了,祖母看着你好好的,心里才能真正开怀起来呢。”
她如此慈爱,林锦仪也存了亲近之心,捉了忠勇侯夫人的手握住,道:“祖母的脸色也要越来越好,阿锦心里才会开怀。”
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忠勇侯夫人几年前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眼下外孙女去了,黄泉之下可以同女儿、外孙女团聚,她也不惧死了。
放心不下的,便只有另外一个心头宝——孙女林锦仪了。
大耀女子相对前朝来说成婚都比较晚,尤其是大户人家,都愿意把女孩儿留上一留,十七八岁嫁出去也是常事。
整个忠勇侯府的嫡出孙辈就一个林锦仪,自然是一家子的眼珠子。他们之前都舍不得小阿锦,想将她留到十八岁再嫁人的。
她眼下却是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唯一的夙愿便是看到外孙女能有个好归宿。
这么想着,忠勇侯夫人便深深看了一眼苏氏。
苏氏蕙质兰心,立刻明白忠勇侯夫人是有话想和自己单独说,便对林锦仪道:“好了,娘和你祖母还有话要说,你也别在这儿干耗着了,前头落了好几天的功课,你也该回去补起来了。且你院里刚进了不少人,你也该去安排妥当。”
林锦仪便站起身福了福,告了别,带着千丝退了出去。
*
林锦仪走后,方才还坐的十分端正的忠勇侯夫人便往炕上的暖枕歪了歪。
她如今已经坐不得许久了,方才不过是为了不让孙女担心,才强撑着坐了好一会儿。
苏氏却是不用瞒的,毕竟往后家里还多仰仗她,许多事她都应该提前知晓。
黄嬷嬷斟了茶进来,苏氏很自然地接过,递给了忠勇侯夫人。
忠勇侯夫人抿了两口热茶,润了润嗓子,才缓缓开口道:“芳姐儿的婚事你也着紧些,咱们小阿锦也十四岁了,该是定下来的时候了。她有了着落,咱们小阿锦才好说亲。你也不是不知道,如今京里但凡出息点的小郎君,都有好几家夫人太太盯着呢。”
苏氏怎么会为不为亲生女儿的婚事操心呢。不过爱的深切,当局者迷,越发不敢轻易拿定,唯恐苦了女儿一生。
何况忠勇侯府到底只得了两代传承,第三代继承人林玉泽也没有大能,不好同京城一些几百年底蕴的世家大族相比。高不成低不就的,显赫一些的瞧不上他们家,没落的他们家却是舍不得让女儿嫁过去吃苦的。
忠勇侯夫人便道:“前头大阿锦办丧事的时候,我见着了嘉定侯夫人,闲聊了几句,她正好也在为小儿子的婚事苦恼。”
嘉定侯府比他们忠勇侯的底子还浅些,当今登基的时候才封侯。粗粗算来,也不过□□年。
但嘉定侯从前是跟着忠勇侯上阵杀敌、出生入死的兄弟,两家人素来走动频繁,也算是通家之好。
嘉定侯夫妇所出的那个幼子,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是见过的——那是他们夫妇的老来子,虽说是不能袭爵,但嘉定侯夫妇和嘉定侯世子都十分爱重他,日后必然会为他寻个好路子。
苏氏有些犹豫地道:“那孩子年纪是同咱们阿锦差不多,但辈分上……”
嘉定侯和忠勇侯私下里一直是兄弟相称,按理说林锦仪该叫一声‘世叔’的。
忠勇侯夫人摇了摇头,道:“只要小阿锦过得好,你管这些世俗虚礼做甚。再说嘉定侯本就比咱们侯爷小了将近一轮,便是让他降个辈分,想来他也不会说什么。”
嘉定侯虽然本人确实骁勇善战,但在军中毫无背景,若不是忠勇侯多年来屡有提携,他也走不到今朝这一步。他们忠勇侯府虽然没想过携恩求报,但两家人凭着这样的关系结成姻亲,对方自然不会亏待林锦仪。
苏氏点了点头,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道:“那小公子咱们近几年见的也少了,回头儿媳就让人去打听打听他的秉性才干。”
忠勇侯夫人仍是不放心,又继续道:“秉性是个好的就行,咱们不求别的。”她所希望的,不过是小阿锦能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不再奢求别的。
想镇南王萧潜,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何等的风光无限,可那又如何呢?她的大阿锦嫁给了他,却是半生孤苦,不得善终。
她再不能让孙女步外孙女的后尘了!
婆媳二人各有自己打算,商量开来也是各有说法,就此不提。
*
再说林锦仪带着千丝回到了锦绣苑。
此时碧云、桃雨等人都已经收拾妥当,从别的院里都搬了过来。
踏歌在她还没回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们安排了屋子。
碧云桃雨从前一起在老太太院子里服侍的,自然是住到了一起。
另外两个——家生子金铃,和无牵无挂的丝竹,就被安排到了一处。
四人放妥了行李,便到主屋候着林锦仪的吩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