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站在花树底下愣神,自己想了一套说辞,万一皇帝哥子召见,她也好有应对。肖铎说得对,人不能眼高于顶,也不能把自己放进尘埃里。她虽然失了怙恃,但是身份在那里,搁在以前,长公主仪同亲王,还比谁差么?
她挺了挺胸,“小酉,看我,气势如何?”
小酉说:“现在天儿还不够暖和,等交了夏,穿得少了,就能看出起势来了。”
她们说的并不是一件事,婉婉丧气地拧过身子,折了一枝海棠回去插瓶,那丫头亦步亦趋跟了进来,声如蚊呐,在她耳边嗡嗡念叨:“殿下……殿下,奴婢心里七上八下的,想和您说道说道。”
她嗯了声,“怎么了?”
“那位肖少监……和赵娘娘交情不一般,先前您和他交代的事儿,他这头答应您守口如瓶,转头又把您卖给赵娘娘,那可怎么好?”
交情不一般,是什么意思?婉婉问:“怎么不一般法儿?”
小酉手卷喇叭凑到她耳边,“少监伺候娘娘,据说都伺候到绣床上去了……”满脸尴尬地一耸肩,“您琢磨。”
婉婉听后变了脸色,低声斥责她:“仔细你的嘴,在我跟前胡诌就罢了,倘或叫别人听见,你还活不活?”小酉吓得直吐舌头,她也觉得天一下子矮下来了,乌云压顶,憋得人喘不上来气。
这宫廷真是一团乱麻,本以为至少还有些许令人安慰的地方,谁知灯下黑,一黑到底,黑得深井一样。
她是小姑娘,有些事不该她过问,听见也全当没听见。只是可惜了,她原先很是欣赏肖铎的为人,现在呢,实在有点一言难尽了。
她垂头丧气,对现实感到失望,还好皇帝的态度给了她一点安慰。邵贵妃再得宠,大哥哥没有拿她的婚事做人情,思量了再三还是传她到乾清宫来,当面问她的意思。
她踏进东暖阁时,皇帝正坐在南窗下,倚着炕桌看一套蒙古火镰。消瘦的侧脸映在玻璃的反光里,像个轻飘飘的魅影。见她来了,搁下手里的东西一笑,指指边上道:“坐吧。”
他们兄妹的感情很深,并不因为不是一母所生就疏远。当年先帝驾崩前,曾经特意宣太子觐见,把她托付给他。后来太子即位,即便当上了九五至尊,也在暗里嘱咐她,没有外人的时候可以不见君臣之礼。
皇帝的仁爱是他念及兄妹情,她却不能把这份恩惠理解成理所应当,到御前仍旧恭恭敬敬纳福请安,皇帝赐座,她敛神谢恩,这才欠身坐了下来。
“我听大伴说今儿龙体康健些了,看大哥哥的精神头儿,较之以前也没什么不足。”她细看了哥子两眼,“这会儿没什么不舒坦了吧?要有头疼脑热的,传太医好好诊治,不能怕药苦就不吃了。”
她不会开解人,皇帝听了好笑,“你当朕是你,还怕药苦?你放心,今儿确实好多了,就是打两套拳也不在话下。”
婉婉脸上露出笑意来,顿了顿问:“大哥哥传我,有什么差遣?婉婉听您的示下。”
“倒也没什么,就是昨儿贵妃和朕说话,提起鸿胪寺丞文越……”太监送茶上来,皇帝顿住了话,捏起盖子刮茶叶,缓着声气儿道,“那个文越,今年正满二十,难得长得一表人才,又通音律。”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一个丞,从六品的官……”她轻轻拢住了拳,“婉婉深居宫中,不问外朝的事,大哥哥和我提这个人做什么?”
她是有备而来,虽然没有点破,却把人家的官职背书一样抖落了个明白。真想尚主,从六品的小官也太高攀了,本朝公主还没有过这样低嫁的先例。
皇帝原先或许还带了点试探,结果被她轻而易举顶了回来。细一想,真要结了这门亲,实在委屈了妹子,便摇头道:“是朕失策了,罢,这事儿再不会提起了。”
婉婉吁了口气,站起来对他道谢:“大哥哥为我操心,我心里一直感激您,可是我年纪还小,想在母后跟前多行两年孝,也不枉母后抚养了我一场。出降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筹备几个月,说嫁就嫁了。我只是怕,别人未必像哥哥一样疼我,到时候我可怎么办?”
她还是一团孩子气,就算有时候固执不通人情,皇帝也从来没有和她计较过,一味笑道:“你是长公主,谁还敢给你气受?如果驸马为难你,你回宫来告御状,朕打他个皮开肉绽,给你出气。不过说笑是一桩,你的婚事也该有打算才好,并不急着立刻相中人就出降,你心里得有个谱儿,将来不至于慌乱。十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朕原想和母后讨主意,又怕你不情愿,所以先紧着你,瞧你自己的意思。”
婉婉扭捏了一下,“我就知道大哥哥向着我,您的话我记在心上了,还想求哥哥一个恩典,将来不逼我嫁给我瞧不上的人。万一母后不高兴,求大哥哥替我周全些个,我对大哥哥感恩戴德一辈子。”
皇帝叹息,咳嗽了几声好不容易止住了,顺了顺气道:“应你不难,也要你自己懂事才好。眼下有个契机,端午宫里设大宴,外埠就藩的官员亲王们,已经有六七年未传召进京了,朕听见些风言风语,还需给这些人抻抻筋骨。朕记得当年皇考在时,一向是带你赴宴的,今年的筵宴你随太后皇后一同出席,席间也好瞧瞧,有适宜的人选没有。”说罢忽然想起来,着重的提醒她,“瞧准谁都成,唯独南苑来的蛮子不成。慕容的公主不与宇文氏通婚,记好么?”
婉婉早前听说过,南苑祁人红眉毛绿眼睛,当初在祁连山一带作恶,太祖皇帝御驾亲征,才把那些怪物收归帐下。她是大国的公主,自然不会和异族结亲,但是皇帝特特儿三令五申,却弄得她好奇起来……
第4章 却晴还雨
她也不作辩驳,嘴里一套,心里又是一套,“大哥哥放心吧,我知道祖上的规矩,慕容家的公主不与宇文氏通婚,宇文氏虽和宗室常有联姻,但入宫为妃的女子,至今不过区区两位。”
因为人数实在太少,说起来有种形影相吊的凄凉感,仿佛接纳了两位妃嫔,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皇帝似乎还不放心,站起身,负着两手在暖阁里踱步。青铜貔貅香炉里燃着栈香,轻烟飞浮,随他的袍角回旋。他一面盘弄手串,一面语重心长:“江南是鱼米之乡,当初把宇文氏分封在那里,是为了彰显太祖皇帝的宽仁。大邺一统天下,到如今已经有两百五十多年了,慕容氏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多久,宇文氏就在江南养精蓄锐了多久。其实朕一直想收缴他们的封地,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想不着法子顺利撤藩倒也罢了,再往里头填还,那是一千一万个不情愿的。你是朕唯一的妹妹,你应当和朕一心。记住今儿答应大哥哥的话,宇文氏终究是心腹大患,你要是出降,他们如虎添翼,大哥哥就失了膀臂,切记切记。”
婉婉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才讷讷点头:“记住了,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我哪里就瞧上妖怪去了。大哥哥别担心,孰轻孰重婉婉知道。”
从乾清宫出来还在纳闷:“什么宇文氏,皇上既然忌惮他们,寻个由头革了他们的职就是了。”
五七呵着腰道:“哪儿那么容易,爷爷①有爷爷的难处。不说旁的,乡里一个略有些钱的乡绅,想扳倒都难得很呢,更别提封藩的王了。他们不单有钱,还有权,藩王手上有兵马,开头的时候没定好规矩,时候长了就养虎为患了。”
婉婉瞧了五七一眼,“你一个公公,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事儿?”
五七嗐了一声:“主子,奴婢虽然净了茬,脑子还是男人的脑子。就像姑娘天生喜欢花儿粉儿,奴婢和锦衣卫里一个兄弟拜了把子,喜欢研玩些刀枪什么的,偶然间也能打听一些外头的时局。”
婉婉没再追问,眼前的大邺很太平,那位南苑王除了富点儿,两百多年来没出过什么纰漏,据说还是所有藩王之中最消停的一位。不过既然能引得朝廷侧目,总有过人之处吧!
“你见过南苑王吗?”
五七摇头:“奴婢才活了多大年纪呀,上回南苑王进京朝贺,奴婢还没进宫呢!”
说话儿进了毓德宫,嬷嬷伺候着褪了镯子,她侧过身问:“为什么宫里和宇文氏不通婚,你知道其中缘故吗?”
五七摇头,“只知道钦宗老爷那朝出过最后一位宇文贵妃,后来贵妃薨逝,钦宗老爷即下令宇文氏男不得尚主,女不得入宫了,并不知为什么。”
婉婉的乳母姜嬷嬷打了热手巾来给她擦脸,边擦边道:“老黄历了,还问那些干什么。既然先头皇爷不叫结亲,总有他的道理,你只管听话就是了。”
婉婉从镜子里打量她,“妈妈是宫里老人儿,一定知道其中缘故。”好奇的人想探究缘由,必定会千方百计,便撼着她的手臂撒娇,“妈妈和我细说说吧,究竟宇文贵妃和钦宗皇帝之间出了什么岔子,闹得钦宗要下这样的旨意。”
姜嬷嬷简直没有办法,哀哀叫着:“再晃我的老骨头就要散架了!能有什么岔子,料着是不对脾胃,这才不让再进宫的。宇文氏是祁人,祁人的长相和中土人不一样,再说南边作养出来的,性子也合不到一处去。”
可宇文贵妃既然是病逝,生前也没有受责罚打入冷宫的记载,足见一定是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没准儿宇文娘娘是因为想家郁郁而终的,钦宗皇帝不忍族中其他姑娘走爱妃的老路,所以特放了恩典,也未可知。”她坐在镜前,自己拆了头,拔下一支金蝉桐叶簪在手里反复摆弄。宫廷的高墙禁锢不了她的畅想,她觉得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有隐情,也许今人误解了,事实其实比看到的有情可原得多。
姜嬷嬷并不和她理论,转身笑道:“谁知道呢,想是有内情的吧。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宇文娘娘当初又没留下一儿半女,人死了,娘家又鞭长莫及,谁还计较那些个。”
婉婉叹了口气:“做女孩儿就是这样,出了门子,死活也没人管了。所以我不愿意嫁人,在宫里好歹有一席之地,回头进了人家家门,给我脸子看,不给我饭吃,我又不好意思告状,那必定是没法活了。”
大家听了都笑她,现在还小,没有遇见可心的人,说什么不愿意出宫。等将来找见一个好驸马,只怕多等一程子都不愿意了。
婉婉呢,她是个简单纯粹的人,不懂藏着掖着,心里怎么顾忌,嘴里就怎么说。皇帝和她提起的事,没有死到临头也不放在心上,照旧过她春花秋月娓娓道来的日子。得空了和底下人研究怎么燃香,说紫藤初点不香,要加上别的香料,哪怕是最寻常的松木,和之也会特美。于是悄悄上慈宁宫花园找松树,拿小妆刀撬树皮,刀锋一偏划破了手,博山炉里第二炉香就带上了血腥气,她给这香取了个名字,叫雁血。
为什么是雁血而不是凤血,因为公主的凤是半吊子凤,离开了紫禁城,就什么都不是了。
转眼五月将至,端午前夕是一个季节的转折,宫里筹备入夏,尚衣局送来了新做的袍子和迎夏的首饰,说是太后发话让多添置些,长公主长个头,才半年光景,裙子都吊在小腿肚上了。正巧今年请了外头的好裁缝来,内家样穿腻味了,换时新款儿试试。至于首饰,冬戴赤金夏戴玉,有虫草簪子,也有雕成亭台楼阁的步摇和耳坠子。
婉婉进慈宁宫谢恩,恰好邵贵妃也在,见了她唇角浮起寡淡的笑意,大概还在为先前的那件事不痛快。
她不理她,对太后蹲身纳福,太后问喜不喜欢那些东西,她甜甜道:“只要母后觉得好,婉婉都喜欢。过两天是端午,我宫里人正做红豆粽子,回头呈敬给母后尝尝。”
太后点头,“你那两个嬷嬷是南方来的,江浙的粽子包得巧,我这里的可差了一大截。皇帝肠胃不好,偏爱吃糯米做的东西,吃多了又泛酸水,少给他两个,尝尝鲜就是了。”
婉婉道是,邵贵妃适时插了进来,“听者可是有份的,回头别落了我承乾宫。我也不白吃殿下的,自有回礼敬你。”
婉婉虽然不喜欢她们明争暗斗,更讨厌她们较劲的时候捎带上自己,但场面上的圆润少不得,便含笑道:“这是自然,几个粽子罢了,不值什么,可不敢要贵妃娘娘的回礼。”
邵贵妃一阵感概:“殿下如今人越大,越是懂事讨喜了。瞧瞧个头,眼见着拔高,这会子已经是个大姑娘模样了。我听说端午的君臣宴,皇上特准了殿下出席,怕是有让殿下选驸马的意思吧?依我说,外埠也忒远了些儿,真出了京,回来一趟不容易。太后跟前只有殿下一个闺女,远嫁了哪儿还能见着呢!咱们万岁爷也不知什么想头儿,连我都舍不得,他倒全没往心里去。”
太后刚盥了手,正戴米珠甲套,乍一听邵贵妃的话,嘶地吸了口凉气。摘下甲套一看,留了一寸来长的指甲齐根断了个干净,当时脸色就不豫。调手把甲套扔进了盒子里,那镂空的錾花迎头撞上银制的剪刀,发出一声闷响。
婉婉惶惶站起来,邵贵妃也有些惧怕,两个人立在一旁互看了眼,心里咚咚跳个不停。
太后面沉似水,“嫁到外埠去?好好的公主,哪有离京的道理?虽不是我亲生的,但自小看着长大,一气儿送得那么远,岂不叫我愧对先帝?”
邵贵妃也后悔刚才说的话,支支吾吾道:“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做不得准的,太后千万别动肝火。”
婉婉尴尬笑了笑:“母后,儿臣还小,说这个早了些。万岁爷是偏疼我,让我见见世面罢了,没有旁的意思。”
太后叹了口气:“早前你爹爹带你大宴群臣,那时候你不过四五岁,小孩儿家的,犹可恕。这会儿大了,抛头露面不成体统。皇帝是好心,大约也有那个意思,只不过考虑不周,欠妥了。”转头吩咐身边近侍,“知会皇帝一声,就说我的原话,不叫长公主随宴。有好的人选,我自然替她留意,让皇帝别操那个心。”
她挺了挺胸,“小酉,看我,气势如何?”
小酉说:“现在天儿还不够暖和,等交了夏,穿得少了,就能看出起势来了。”
她们说的并不是一件事,婉婉丧气地拧过身子,折了一枝海棠回去插瓶,那丫头亦步亦趋跟了进来,声如蚊呐,在她耳边嗡嗡念叨:“殿下……殿下,奴婢心里七上八下的,想和您说道说道。”
她嗯了声,“怎么了?”
“那位肖少监……和赵娘娘交情不一般,先前您和他交代的事儿,他这头答应您守口如瓶,转头又把您卖给赵娘娘,那可怎么好?”
交情不一般,是什么意思?婉婉问:“怎么不一般法儿?”
小酉手卷喇叭凑到她耳边,“少监伺候娘娘,据说都伺候到绣床上去了……”满脸尴尬地一耸肩,“您琢磨。”
婉婉听后变了脸色,低声斥责她:“仔细你的嘴,在我跟前胡诌就罢了,倘或叫别人听见,你还活不活?”小酉吓得直吐舌头,她也觉得天一下子矮下来了,乌云压顶,憋得人喘不上来气。
这宫廷真是一团乱麻,本以为至少还有些许令人安慰的地方,谁知灯下黑,一黑到底,黑得深井一样。
她是小姑娘,有些事不该她过问,听见也全当没听见。只是可惜了,她原先很是欣赏肖铎的为人,现在呢,实在有点一言难尽了。
她垂头丧气,对现实感到失望,还好皇帝的态度给了她一点安慰。邵贵妃再得宠,大哥哥没有拿她的婚事做人情,思量了再三还是传她到乾清宫来,当面问她的意思。
她踏进东暖阁时,皇帝正坐在南窗下,倚着炕桌看一套蒙古火镰。消瘦的侧脸映在玻璃的反光里,像个轻飘飘的魅影。见她来了,搁下手里的东西一笑,指指边上道:“坐吧。”
他们兄妹的感情很深,并不因为不是一母所生就疏远。当年先帝驾崩前,曾经特意宣太子觐见,把她托付给他。后来太子即位,即便当上了九五至尊,也在暗里嘱咐她,没有外人的时候可以不见君臣之礼。
皇帝的仁爱是他念及兄妹情,她却不能把这份恩惠理解成理所应当,到御前仍旧恭恭敬敬纳福请安,皇帝赐座,她敛神谢恩,这才欠身坐了下来。
“我听大伴说今儿龙体康健些了,看大哥哥的精神头儿,较之以前也没什么不足。”她细看了哥子两眼,“这会儿没什么不舒坦了吧?要有头疼脑热的,传太医好好诊治,不能怕药苦就不吃了。”
她不会开解人,皇帝听了好笑,“你当朕是你,还怕药苦?你放心,今儿确实好多了,就是打两套拳也不在话下。”
婉婉脸上露出笑意来,顿了顿问:“大哥哥传我,有什么差遣?婉婉听您的示下。”
“倒也没什么,就是昨儿贵妃和朕说话,提起鸿胪寺丞文越……”太监送茶上来,皇帝顿住了话,捏起盖子刮茶叶,缓着声气儿道,“那个文越,今年正满二十,难得长得一表人才,又通音律。”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一个丞,从六品的官……”她轻轻拢住了拳,“婉婉深居宫中,不问外朝的事,大哥哥和我提这个人做什么?”
她是有备而来,虽然没有点破,却把人家的官职背书一样抖落了个明白。真想尚主,从六品的小官也太高攀了,本朝公主还没有过这样低嫁的先例。
皇帝原先或许还带了点试探,结果被她轻而易举顶了回来。细一想,真要结了这门亲,实在委屈了妹子,便摇头道:“是朕失策了,罢,这事儿再不会提起了。”
婉婉吁了口气,站起来对他道谢:“大哥哥为我操心,我心里一直感激您,可是我年纪还小,想在母后跟前多行两年孝,也不枉母后抚养了我一场。出降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筹备几个月,说嫁就嫁了。我只是怕,别人未必像哥哥一样疼我,到时候我可怎么办?”
她还是一团孩子气,就算有时候固执不通人情,皇帝也从来没有和她计较过,一味笑道:“你是长公主,谁还敢给你气受?如果驸马为难你,你回宫来告御状,朕打他个皮开肉绽,给你出气。不过说笑是一桩,你的婚事也该有打算才好,并不急着立刻相中人就出降,你心里得有个谱儿,将来不至于慌乱。十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朕原想和母后讨主意,又怕你不情愿,所以先紧着你,瞧你自己的意思。”
婉婉扭捏了一下,“我就知道大哥哥向着我,您的话我记在心上了,还想求哥哥一个恩典,将来不逼我嫁给我瞧不上的人。万一母后不高兴,求大哥哥替我周全些个,我对大哥哥感恩戴德一辈子。”
皇帝叹息,咳嗽了几声好不容易止住了,顺了顺气道:“应你不难,也要你自己懂事才好。眼下有个契机,端午宫里设大宴,外埠就藩的官员亲王们,已经有六七年未传召进京了,朕听见些风言风语,还需给这些人抻抻筋骨。朕记得当年皇考在时,一向是带你赴宴的,今年的筵宴你随太后皇后一同出席,席间也好瞧瞧,有适宜的人选没有。”说罢忽然想起来,着重的提醒她,“瞧准谁都成,唯独南苑来的蛮子不成。慕容的公主不与宇文氏通婚,记好么?”
婉婉早前听说过,南苑祁人红眉毛绿眼睛,当初在祁连山一带作恶,太祖皇帝御驾亲征,才把那些怪物收归帐下。她是大国的公主,自然不会和异族结亲,但是皇帝特特儿三令五申,却弄得她好奇起来……
第4章 却晴还雨
她也不作辩驳,嘴里一套,心里又是一套,“大哥哥放心吧,我知道祖上的规矩,慕容家的公主不与宇文氏通婚,宇文氏虽和宗室常有联姻,但入宫为妃的女子,至今不过区区两位。”
因为人数实在太少,说起来有种形影相吊的凄凉感,仿佛接纳了两位妃嫔,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皇帝似乎还不放心,站起身,负着两手在暖阁里踱步。青铜貔貅香炉里燃着栈香,轻烟飞浮,随他的袍角回旋。他一面盘弄手串,一面语重心长:“江南是鱼米之乡,当初把宇文氏分封在那里,是为了彰显太祖皇帝的宽仁。大邺一统天下,到如今已经有两百五十多年了,慕容氏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多久,宇文氏就在江南养精蓄锐了多久。其实朕一直想收缴他们的封地,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想不着法子顺利撤藩倒也罢了,再往里头填还,那是一千一万个不情愿的。你是朕唯一的妹妹,你应当和朕一心。记住今儿答应大哥哥的话,宇文氏终究是心腹大患,你要是出降,他们如虎添翼,大哥哥就失了膀臂,切记切记。”
婉婉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才讷讷点头:“记住了,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我哪里就瞧上妖怪去了。大哥哥别担心,孰轻孰重婉婉知道。”
从乾清宫出来还在纳闷:“什么宇文氏,皇上既然忌惮他们,寻个由头革了他们的职就是了。”
五七呵着腰道:“哪儿那么容易,爷爷①有爷爷的难处。不说旁的,乡里一个略有些钱的乡绅,想扳倒都难得很呢,更别提封藩的王了。他们不单有钱,还有权,藩王手上有兵马,开头的时候没定好规矩,时候长了就养虎为患了。”
婉婉瞧了五七一眼,“你一个公公,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事儿?”
五七嗐了一声:“主子,奴婢虽然净了茬,脑子还是男人的脑子。就像姑娘天生喜欢花儿粉儿,奴婢和锦衣卫里一个兄弟拜了把子,喜欢研玩些刀枪什么的,偶然间也能打听一些外头的时局。”
婉婉没再追问,眼前的大邺很太平,那位南苑王除了富点儿,两百多年来没出过什么纰漏,据说还是所有藩王之中最消停的一位。不过既然能引得朝廷侧目,总有过人之处吧!
“你见过南苑王吗?”
五七摇头:“奴婢才活了多大年纪呀,上回南苑王进京朝贺,奴婢还没进宫呢!”
说话儿进了毓德宫,嬷嬷伺候着褪了镯子,她侧过身问:“为什么宫里和宇文氏不通婚,你知道其中缘故吗?”
五七摇头,“只知道钦宗老爷那朝出过最后一位宇文贵妃,后来贵妃薨逝,钦宗老爷即下令宇文氏男不得尚主,女不得入宫了,并不知为什么。”
婉婉的乳母姜嬷嬷打了热手巾来给她擦脸,边擦边道:“老黄历了,还问那些干什么。既然先头皇爷不叫结亲,总有他的道理,你只管听话就是了。”
婉婉从镜子里打量她,“妈妈是宫里老人儿,一定知道其中缘故。”好奇的人想探究缘由,必定会千方百计,便撼着她的手臂撒娇,“妈妈和我细说说吧,究竟宇文贵妃和钦宗皇帝之间出了什么岔子,闹得钦宗要下这样的旨意。”
姜嬷嬷简直没有办法,哀哀叫着:“再晃我的老骨头就要散架了!能有什么岔子,料着是不对脾胃,这才不让再进宫的。宇文氏是祁人,祁人的长相和中土人不一样,再说南边作养出来的,性子也合不到一处去。”
可宇文贵妃既然是病逝,生前也没有受责罚打入冷宫的记载,足见一定是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没准儿宇文娘娘是因为想家郁郁而终的,钦宗皇帝不忍族中其他姑娘走爱妃的老路,所以特放了恩典,也未可知。”她坐在镜前,自己拆了头,拔下一支金蝉桐叶簪在手里反复摆弄。宫廷的高墙禁锢不了她的畅想,她觉得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有隐情,也许今人误解了,事实其实比看到的有情可原得多。
姜嬷嬷并不和她理论,转身笑道:“谁知道呢,想是有内情的吧。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宇文娘娘当初又没留下一儿半女,人死了,娘家又鞭长莫及,谁还计较那些个。”
婉婉叹了口气:“做女孩儿就是这样,出了门子,死活也没人管了。所以我不愿意嫁人,在宫里好歹有一席之地,回头进了人家家门,给我脸子看,不给我饭吃,我又不好意思告状,那必定是没法活了。”
大家听了都笑她,现在还小,没有遇见可心的人,说什么不愿意出宫。等将来找见一个好驸马,只怕多等一程子都不愿意了。
婉婉呢,她是个简单纯粹的人,不懂藏着掖着,心里怎么顾忌,嘴里就怎么说。皇帝和她提起的事,没有死到临头也不放在心上,照旧过她春花秋月娓娓道来的日子。得空了和底下人研究怎么燃香,说紫藤初点不香,要加上别的香料,哪怕是最寻常的松木,和之也会特美。于是悄悄上慈宁宫花园找松树,拿小妆刀撬树皮,刀锋一偏划破了手,博山炉里第二炉香就带上了血腥气,她给这香取了个名字,叫雁血。
为什么是雁血而不是凤血,因为公主的凤是半吊子凤,离开了紫禁城,就什么都不是了。
转眼五月将至,端午前夕是一个季节的转折,宫里筹备入夏,尚衣局送来了新做的袍子和迎夏的首饰,说是太后发话让多添置些,长公主长个头,才半年光景,裙子都吊在小腿肚上了。正巧今年请了外头的好裁缝来,内家样穿腻味了,换时新款儿试试。至于首饰,冬戴赤金夏戴玉,有虫草簪子,也有雕成亭台楼阁的步摇和耳坠子。
婉婉进慈宁宫谢恩,恰好邵贵妃也在,见了她唇角浮起寡淡的笑意,大概还在为先前的那件事不痛快。
她不理她,对太后蹲身纳福,太后问喜不喜欢那些东西,她甜甜道:“只要母后觉得好,婉婉都喜欢。过两天是端午,我宫里人正做红豆粽子,回头呈敬给母后尝尝。”
太后点头,“你那两个嬷嬷是南方来的,江浙的粽子包得巧,我这里的可差了一大截。皇帝肠胃不好,偏爱吃糯米做的东西,吃多了又泛酸水,少给他两个,尝尝鲜就是了。”
婉婉道是,邵贵妃适时插了进来,“听者可是有份的,回头别落了我承乾宫。我也不白吃殿下的,自有回礼敬你。”
婉婉虽然不喜欢她们明争暗斗,更讨厌她们较劲的时候捎带上自己,但场面上的圆润少不得,便含笑道:“这是自然,几个粽子罢了,不值什么,可不敢要贵妃娘娘的回礼。”
邵贵妃一阵感概:“殿下如今人越大,越是懂事讨喜了。瞧瞧个头,眼见着拔高,这会子已经是个大姑娘模样了。我听说端午的君臣宴,皇上特准了殿下出席,怕是有让殿下选驸马的意思吧?依我说,外埠也忒远了些儿,真出了京,回来一趟不容易。太后跟前只有殿下一个闺女,远嫁了哪儿还能见着呢!咱们万岁爷也不知什么想头儿,连我都舍不得,他倒全没往心里去。”
太后刚盥了手,正戴米珠甲套,乍一听邵贵妃的话,嘶地吸了口凉气。摘下甲套一看,留了一寸来长的指甲齐根断了个干净,当时脸色就不豫。调手把甲套扔进了盒子里,那镂空的錾花迎头撞上银制的剪刀,发出一声闷响。
婉婉惶惶站起来,邵贵妃也有些惧怕,两个人立在一旁互看了眼,心里咚咚跳个不停。
太后面沉似水,“嫁到外埠去?好好的公主,哪有离京的道理?虽不是我亲生的,但自小看着长大,一气儿送得那么远,岂不叫我愧对先帝?”
邵贵妃也后悔刚才说的话,支支吾吾道:“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做不得准的,太后千万别动肝火。”
婉婉尴尬笑了笑:“母后,儿臣还小,说这个早了些。万岁爷是偏疼我,让我见见世面罢了,没有旁的意思。”
太后叹了口气:“早前你爹爹带你大宴群臣,那时候你不过四五岁,小孩儿家的,犹可恕。这会儿大了,抛头露面不成体统。皇帝是好心,大约也有那个意思,只不过考虑不周,欠妥了。”转头吩咐身边近侍,“知会皇帝一声,就说我的原话,不叫长公主随宴。有好的人选,我自然替她留意,让皇帝别操那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