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刻开始,天文爱好者观测燧石空间城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了。
它的速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快,旧的轨道数据没用了,新的轨道数据不会公布。
全部的信息,都只从官方的报道中才能得知。
然而别看燧石空间城是个大家伙,它的推进器和所携带的能源、燃料,让它比小巧的卫星变轨还要快。
从近地轨道直接加速出发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过去近十年间,海量的燃料已经被消耗过了,把这么多的构件送上太空,对接,组装。
这个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人造物,持续加速中。
舰桥那边开始正常工作,范元白在舰桥里继续担任代理舰长进行指挥,他仍然在回味主推进器启动那几秒的感觉。
眼下就期待它能走完环月加速之后再持续启动。
顾松则进了旁边一个最高权限的舱室,开始指挥月背微型工厂的掩埋行动。
这么多年的氦3及其他燃料元素提取工作下来,微型工厂附近早就堆了很多提取完的尘埃废料。
于是现在挖掘机器人们又在进行反向工作,把废料挖起来掩埋掉微型工厂。
处理一下的为好,至少不要在自己离开后,有新的探月计划,直接从轨道上就能看出异常。
至于说人员实地探测……人类的月球开发,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那么夸张的水平,从月球正面直接进入月背阶段。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bug只在顾松这里。
……
按照自己的职责要求,五个特别理事,正在向hsda理事会提交自己的每日汇报。
“任务日志0001。”
“燧石空间城一直在平稳加速,全舰没有任何异常。根据安排,除了飞行控制团队之外,其他人仍然在熟悉空间城的各功能区域,适应太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得不说,人到达了这里,真正感觉到,我们人类的技术已经确实达到可以进行大规模太空开发的程度了。”
“从班机进入太空城,到今天的推进器启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范、成熟。燧石空间城各个环节、功能模块的配合,甚至于空间城的设计本身,都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真不像是第一个在探索中建造起来的奇迹,很像是已经吸收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避免了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才能表现得这么流畅、自然。”
“只能说,燧石集团在太空科技方面的理念、水平,还要超出人们已经认为的程度。”
“几乎300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井井有条。这绝对得益于昌文太空训练中心中的模拟训练,让每个人对太空环境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此外,在空间城里也看到了让人惊叹的机器人体系。”
“很明显,正是由于精密的机器人体系,空间城才能够支撑300人。机器人在生态农业区完成一些基本工作,机器人在保持整个空间城的洁净、例行检查甚至基础维护,机器人让这么庞大的飞行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需要,才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储存物资,而机器人只需要电而已。”
“说起来,我们也已经注意到了。空间城的电力供应实在太充足。对此,顾松舰长……是的,我们这么称呼他,这也是在漫长旅途中用使命感和自我认同感凝聚起来的一部分……顾松舰长说,生活舱、科研舱、推进器和核心控制系统,都有独立的能源供应系统。”
“燧石空间城的设计堪称奢侈,他所赚的钱,大部分凝聚于此。”
“写到这里,今天有一个特别的事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推进器启动测试结束后,顾松舰长从舰桥回到了生活舱。他带来了一个摄像机器人,并对全舰说了以下这番话。”
【从地球轨道离开之后,我们和地球的通信时间,会越来越长。大家也许会觉得孤独,所以我为大家想了一个办法,让大家觉得除了亲人朋友,你们还和更多的同胞在一起。】
【大头是我做的一个纪录片机器人,它会记录公共区域内的一些影像,它可能主动和你交谈,它也能在获得邀请的情况下进入你的私人空间。总之,它会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我们这艘船在旅途当中的我们。】
【船员们,它会每天在自己的账号下更新一集纪录片,我们的通信设备也将每天更新一次评论和留言到舰载网络的服务器上。】
【我们人类的身体并不强悍,我们的内心也常常敏感。这让我们能够想方设法发明工具,并最终走到了这里,但因此,我们也经常需要面对我们的各种情绪。】
【在深空里,如果有些话你不想对其他船员说,也没办法及时和地球上的朋友交流,那么,你可以对大头说。不用担心有谁在偷偷听,不想大头把那些话剪辑到纪录片里,告诉它就行。放心,它足够智能。】
【船员们,这一次,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出发的,所以不要畏惧深空。记住,从离开地球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成为使节。】
【不仅我们的同胞在关注,也许,其他的文明也在关注。所以,请尽力变成更好的自己,不要让黑暗的宇宙助长我们内心可能存在的黑暗情绪。】
“我的触动在于,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很认真,很诚恳。我认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担忧和期望。我想到了我们在地球上曾发生的各种争斗,想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交流时候的隔阂和偏见。”
“在听完他的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其实我们人类,是在没有真正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始这趟旅程的。我突然想到,如果是在hsda的框架下,是在一种存在猜疑的管理结构下展开的这趟旅程,穿上的人们,是不是会变成几个团伙、派别?”
“看得出来,顾松舰长在尝试消除这样的隔阂,在尝试让我们真的把彼此视为同伴。”
“他应该也是想把空间城中的这一路变化,传递回地球。因为只要将来有更多的人会进入太空,也一样会面临这些问题。”
“我无意展开去思考,我只是想到了这些问题,并认为这也是我作为特别理事的职责所在,所以提交给理事会。”
“就这样。”
“阿德里安。”
“2018.8.19。”
阿德里安检查了一遍自己写的内容,然后就点击了发送。
转头看了一下窗外,写完这些东西,地球也变得更小了一些。
这也意味着,离深空更近了。
……
这天的深夜12点,燧石空间城在梦话科技旗下的公众平台自媒体矩阵上,更新了一档纪录片节目。
《太阳系首航日常》。
这个第一集,汇聚了一些燧石空间城建造过程的混剪,hsda成立后的通力合作,还有103位候选种子的选拔和训练过程。
然后,就是推进器启动的过程,各个视角的画面。
特写镜头下旋转的环形舱。
大头记录的舱内景象。
船员们在推进器启动时的欢呼。
这个拥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几个视角摄像头的摄制机器人,逛了不少地方。
它拍到了不少人,有很多采访的画面。
比如代理舰长范元白,特别展示了自己纹着棋局的光头,然后懊恼地说:希望有一天船上也能带个能纹身的人,或者机器人。
比如观景小公园里,手舞足蹈比划着介绍空天飞机是怎么停泊到旁边船坞里的空间城网络总工程师白杨。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露了脸,出现了名字和身份。
画面的最后,它拍到了一张可爱的小脸。
顾语星被抱了起来,顾松出现在镜头里。
“时间不早了,明天再跟它玩。和大头再见。”
画面暗下来,一行字出现:
未完待续。
一个激发了无数人尤其是孩子对太空热情的节目就此诞生。
它的速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快,旧的轨道数据没用了,新的轨道数据不会公布。
全部的信息,都只从官方的报道中才能得知。
然而别看燧石空间城是个大家伙,它的推进器和所携带的能源、燃料,让它比小巧的卫星变轨还要快。
从近地轨道直接加速出发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过去近十年间,海量的燃料已经被消耗过了,把这么多的构件送上太空,对接,组装。
这个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人造物,持续加速中。
舰桥那边开始正常工作,范元白在舰桥里继续担任代理舰长进行指挥,他仍然在回味主推进器启动那几秒的感觉。
眼下就期待它能走完环月加速之后再持续启动。
顾松则进了旁边一个最高权限的舱室,开始指挥月背微型工厂的掩埋行动。
这么多年的氦3及其他燃料元素提取工作下来,微型工厂附近早就堆了很多提取完的尘埃废料。
于是现在挖掘机器人们又在进行反向工作,把废料挖起来掩埋掉微型工厂。
处理一下的为好,至少不要在自己离开后,有新的探月计划,直接从轨道上就能看出异常。
至于说人员实地探测……人类的月球开发,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那么夸张的水平,从月球正面直接进入月背阶段。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bug只在顾松这里。
……
按照自己的职责要求,五个特别理事,正在向hsda理事会提交自己的每日汇报。
“任务日志0001。”
“燧石空间城一直在平稳加速,全舰没有任何异常。根据安排,除了飞行控制团队之外,其他人仍然在熟悉空间城的各功能区域,适应太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得不说,人到达了这里,真正感觉到,我们人类的技术已经确实达到可以进行大规模太空开发的程度了。”
“从班机进入太空城,到今天的推进器启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范、成熟。燧石空间城各个环节、功能模块的配合,甚至于空间城的设计本身,都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真不像是第一个在探索中建造起来的奇迹,很像是已经吸收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避免了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才能表现得这么流畅、自然。”
“只能说,燧石集团在太空科技方面的理念、水平,还要超出人们已经认为的程度。”
“几乎300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井井有条。这绝对得益于昌文太空训练中心中的模拟训练,让每个人对太空环境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此外,在空间城里也看到了让人惊叹的机器人体系。”
“很明显,正是由于精密的机器人体系,空间城才能够支撑300人。机器人在生态农业区完成一些基本工作,机器人在保持整个空间城的洁净、例行检查甚至基础维护,机器人让这么庞大的飞行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需要,才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储存物资,而机器人只需要电而已。”
“说起来,我们也已经注意到了。空间城的电力供应实在太充足。对此,顾松舰长……是的,我们这么称呼他,这也是在漫长旅途中用使命感和自我认同感凝聚起来的一部分……顾松舰长说,生活舱、科研舱、推进器和核心控制系统,都有独立的能源供应系统。”
“燧石空间城的设计堪称奢侈,他所赚的钱,大部分凝聚于此。”
“写到这里,今天有一个特别的事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推进器启动测试结束后,顾松舰长从舰桥回到了生活舱。他带来了一个摄像机器人,并对全舰说了以下这番话。”
【从地球轨道离开之后,我们和地球的通信时间,会越来越长。大家也许会觉得孤独,所以我为大家想了一个办法,让大家觉得除了亲人朋友,你们还和更多的同胞在一起。】
【大头是我做的一个纪录片机器人,它会记录公共区域内的一些影像,它可能主动和你交谈,它也能在获得邀请的情况下进入你的私人空间。总之,它会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我们这艘船在旅途当中的我们。】
【船员们,它会每天在自己的账号下更新一集纪录片,我们的通信设备也将每天更新一次评论和留言到舰载网络的服务器上。】
【我们人类的身体并不强悍,我们的内心也常常敏感。这让我们能够想方设法发明工具,并最终走到了这里,但因此,我们也经常需要面对我们的各种情绪。】
【在深空里,如果有些话你不想对其他船员说,也没办法及时和地球上的朋友交流,那么,你可以对大头说。不用担心有谁在偷偷听,不想大头把那些话剪辑到纪录片里,告诉它就行。放心,它足够智能。】
【船员们,这一次,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出发的,所以不要畏惧深空。记住,从离开地球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成为使节。】
【不仅我们的同胞在关注,也许,其他的文明也在关注。所以,请尽力变成更好的自己,不要让黑暗的宇宙助长我们内心可能存在的黑暗情绪。】
“我的触动在于,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很认真,很诚恳。我认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担忧和期望。我想到了我们在地球上曾发生的各种争斗,想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交流时候的隔阂和偏见。”
“在听完他的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其实我们人类,是在没有真正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始这趟旅程的。我突然想到,如果是在hsda的框架下,是在一种存在猜疑的管理结构下展开的这趟旅程,穿上的人们,是不是会变成几个团伙、派别?”
“看得出来,顾松舰长在尝试消除这样的隔阂,在尝试让我们真的把彼此视为同伴。”
“他应该也是想把空间城中的这一路变化,传递回地球。因为只要将来有更多的人会进入太空,也一样会面临这些问题。”
“我无意展开去思考,我只是想到了这些问题,并认为这也是我作为特别理事的职责所在,所以提交给理事会。”
“就这样。”
“阿德里安。”
“2018.8.19。”
阿德里安检查了一遍自己写的内容,然后就点击了发送。
转头看了一下窗外,写完这些东西,地球也变得更小了一些。
这也意味着,离深空更近了。
……
这天的深夜12点,燧石空间城在梦话科技旗下的公众平台自媒体矩阵上,更新了一档纪录片节目。
《太阳系首航日常》。
这个第一集,汇聚了一些燧石空间城建造过程的混剪,hsda成立后的通力合作,还有103位候选种子的选拔和训练过程。
然后,就是推进器启动的过程,各个视角的画面。
特写镜头下旋转的环形舱。
大头记录的舱内景象。
船员们在推进器启动时的欢呼。
这个拥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几个视角摄像头的摄制机器人,逛了不少地方。
它拍到了不少人,有很多采访的画面。
比如代理舰长范元白,特别展示了自己纹着棋局的光头,然后懊恼地说:希望有一天船上也能带个能纹身的人,或者机器人。
比如观景小公园里,手舞足蹈比划着介绍空天飞机是怎么停泊到旁边船坞里的空间城网络总工程师白杨。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露了脸,出现了名字和身份。
画面的最后,它拍到了一张可爱的小脸。
顾语星被抱了起来,顾松出现在镜头里。
“时间不早了,明天再跟它玩。和大头再见。”
画面暗下来,一行字出现:
未完待续。
一个激发了无数人尤其是孩子对太空热情的节目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