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芸摇摇头,否认道:“不认识!”
“你当我傻子?不认识字能念出来书名?“
”我猜的!“
”猜的?你怎么这么会猜!“
柳文升显然不相信王小芸的瞎话,四本书,谁能准确的把书名全猜出来?
可是他看王家那样的条件,别说王小芸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了,就连王小虎都是大白丁一个。
他想了想,似乎也只能是,王小芸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运气好,全蒙对了吧。
王小芸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认识字,刚才是一不小心给念出来了,现在又拼命的否认。
反正她说猜的,柳文升也拿她没办法。
柳文升虽然不得不把王小芸带回来,可是此刻他还不想跟她有更多的接触。
他看着王小芸碍眼,便拿了本书要出门。
”你拿着书去哪里呢?不在家里读吗?“王小芸随口问道。
”去河边?“柳文升头也不回的回答道,说完便出了院子。
王小芸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闻讯而来的婆婆拦住了。
婆婆说道:”文升平日里就喜欢去河边安静的读书,现在离天黑还有个把时辰,就随他去吧。“
王小芸也不再追问,直接跟婆婆说道:”娘,家里有什么活,我帮你一起做。“
婆婆摇摇头,说道:”新娘子不必急着干活,你歇着吧,这时候也没什么活干。“
深秋了,家里地里都没什么活干。
就算地里有活,柳家现在也只有一亩地了。
柳母进了房间,掀开被子,从炕的一个空洞处掏了掏,一个青灰色的钱袋子就露了出来。
柳母看着两个白花花的银锭子,有些感叹,这是家里最后的十两银子。
是前几天刚卖了一亩田地,准备用来给儿子看病的银子。
现在儿子病好了,银子也没用上。
可是再想去买地,却是不可能了。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一般人有钱了,就会拼命的买地。
而卖地的,都是迫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
但凡有办法,农家人也不会卖地。
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亩薄田代代相传,所以又叫祖产,看的比命都重要。
可是柳母,却在一个月之内卖了四亩地,现在家中也只有一亩地和这十两银子。
柳母叹了口气,把银子装回袋子里,又塞进了那个不起眼的炕洞里,用被子一层层的盖好。
从外面看,谁也不知道这个大土炕里面,还藏着十两银子的巨款。
儿子病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柳母打起精神,开始准备做晚饭。
一个时辰之后,晚饭就做的差不多了。
天色有些暗,而柳文升还没有回来。
柳母便喊道:”小雪,你去河边把你哥叫回来吃饭,等下天就黑了,别看坏了眼睛。“
”知道了娘,我这就去。“
小雪一边答应着,一边向门外走去。
王小芸追了上来,挽着小雪的胳膊,说道:”小雪,我跟你一起去。“
王小芸虽然有着原身的记忆,对自己在的这个村子并不是完全陌生。
可是原身,也是封建思想很严重的女孩子,平日里都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就算是出门,也不过是下地干活而已。
有时候要去镇上和母亲卖菜,也会经过这个王家村。
可是柳文升在哪里读书,她还是不知道的。
她既然注定以后把这里当家了,那就还是好好的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吧。
小雪平日里没少出来找哥哥,所以轻车熟路的就找到了哥哥所在的位置。
因为不是农忙时节,所以农户们都没有下地干活。
基本上就是都在自己院里活动,或者没事去邻居家串串门。
这时,又是吃晚饭的时候,所以一路上,连个村里人都没有碰上。
王小芸跟着小雪找到柳文升的时候,他正坐在河边的一颗柳树下面的石墩上,聚精会神的读着书。
秋高气爽,落日余晖映照在河水里,红彤彤的一片。
偶尔有一些鸟儿飞过,给这个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
王小芸想到一句诗词,忍不住脱口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人诚不欺我。”
她虽然在现代时,从小就是孤儿,可是也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的。
对于这样的乡村景色,她自然是从小就没有体会到。
这种让人倍感安宁的乡村风景,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神。
她一时忍不住诗兴大发,把这句很贴合此时风景的诗句,给背了出来。
却不想,她无意低吟的一句诗词,却一字不漏的进了柳文升的耳朵里。
柳文升被震撼在当地,竟然久久不能言语。
半天,他才站起身,走到王小芸的身边,热切的望着王小芸的眼睛。
“你把刚才那两句诗词,再说一遍给我听听。”
王小芸心想着坏了,又露馅了。
她可不是故意显摆的。
要是有心显摆,她肚子里的墨水可多着呢。
“你说什么诗词啊?我听不懂你说什么。”
王小芸装聋作哑打马虎眼。
柳文升满含期待的说道:“就是你刚才念的那两句诗词啊。”
看柳文升那眼中的兴奋,就好像捡到了宝贝一样,王小芸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她穿越过来,却对这个时代完全不了解,而且还是历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过的朝代。
她刚才背的那两句诗,是唐朝时期,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的一句诗词。
如果柳文升之前读过这首诗词,那么不至于会有那样兴奋的心情。
看来这个朝代,是在她所知道的唐朝以前的朝代了。
那她,光凭会的这些唐诗宋词,也能赚大发了。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确定,她要试探一下才行。
于是,王小芸装作平常的样子,说道:
“哦,原来你说我刚才说的那两句诗啊。
那是我之前去镇上卖菜时,无意中听到一个买菜的读书人随口说说的。
还听到他说这首诗是大诗人王勃的作品呢。我就记住了这一句。
相公知道王勃吗?”
柳文升则一副震惊的表情,说道:
“我竟然不知道,还有人能写的出来这样美的诗句。
那个王勃,我竟然从未听说过。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王小芸心中一喜,却还是保持镇定,继续问道:“那李白和杜甫,你听说过没有?”
“你当我傻子?不认识字能念出来书名?“
”我猜的!“
”猜的?你怎么这么会猜!“
柳文升显然不相信王小芸的瞎话,四本书,谁能准确的把书名全猜出来?
可是他看王家那样的条件,别说王小芸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了,就连王小虎都是大白丁一个。
他想了想,似乎也只能是,王小芸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运气好,全蒙对了吧。
王小芸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认识字,刚才是一不小心给念出来了,现在又拼命的否认。
反正她说猜的,柳文升也拿她没办法。
柳文升虽然不得不把王小芸带回来,可是此刻他还不想跟她有更多的接触。
他看着王小芸碍眼,便拿了本书要出门。
”你拿着书去哪里呢?不在家里读吗?“王小芸随口问道。
”去河边?“柳文升头也不回的回答道,说完便出了院子。
王小芸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闻讯而来的婆婆拦住了。
婆婆说道:”文升平日里就喜欢去河边安静的读书,现在离天黑还有个把时辰,就随他去吧。“
王小芸也不再追问,直接跟婆婆说道:”娘,家里有什么活,我帮你一起做。“
婆婆摇摇头,说道:”新娘子不必急着干活,你歇着吧,这时候也没什么活干。“
深秋了,家里地里都没什么活干。
就算地里有活,柳家现在也只有一亩地了。
柳母进了房间,掀开被子,从炕的一个空洞处掏了掏,一个青灰色的钱袋子就露了出来。
柳母看着两个白花花的银锭子,有些感叹,这是家里最后的十两银子。
是前几天刚卖了一亩田地,准备用来给儿子看病的银子。
现在儿子病好了,银子也没用上。
可是再想去买地,却是不可能了。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一般人有钱了,就会拼命的买地。
而卖地的,都是迫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
但凡有办法,农家人也不会卖地。
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亩薄田代代相传,所以又叫祖产,看的比命都重要。
可是柳母,却在一个月之内卖了四亩地,现在家中也只有一亩地和这十两银子。
柳母叹了口气,把银子装回袋子里,又塞进了那个不起眼的炕洞里,用被子一层层的盖好。
从外面看,谁也不知道这个大土炕里面,还藏着十两银子的巨款。
儿子病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柳母打起精神,开始准备做晚饭。
一个时辰之后,晚饭就做的差不多了。
天色有些暗,而柳文升还没有回来。
柳母便喊道:”小雪,你去河边把你哥叫回来吃饭,等下天就黑了,别看坏了眼睛。“
”知道了娘,我这就去。“
小雪一边答应着,一边向门外走去。
王小芸追了上来,挽着小雪的胳膊,说道:”小雪,我跟你一起去。“
王小芸虽然有着原身的记忆,对自己在的这个村子并不是完全陌生。
可是原身,也是封建思想很严重的女孩子,平日里都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就算是出门,也不过是下地干活而已。
有时候要去镇上和母亲卖菜,也会经过这个王家村。
可是柳文升在哪里读书,她还是不知道的。
她既然注定以后把这里当家了,那就还是好好的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吧。
小雪平日里没少出来找哥哥,所以轻车熟路的就找到了哥哥所在的位置。
因为不是农忙时节,所以农户们都没有下地干活。
基本上就是都在自己院里活动,或者没事去邻居家串串门。
这时,又是吃晚饭的时候,所以一路上,连个村里人都没有碰上。
王小芸跟着小雪找到柳文升的时候,他正坐在河边的一颗柳树下面的石墩上,聚精会神的读着书。
秋高气爽,落日余晖映照在河水里,红彤彤的一片。
偶尔有一些鸟儿飞过,给这个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
王小芸想到一句诗词,忍不住脱口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人诚不欺我。”
她虽然在现代时,从小就是孤儿,可是也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的。
对于这样的乡村景色,她自然是从小就没有体会到。
这种让人倍感安宁的乡村风景,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神。
她一时忍不住诗兴大发,把这句很贴合此时风景的诗句,给背了出来。
却不想,她无意低吟的一句诗词,却一字不漏的进了柳文升的耳朵里。
柳文升被震撼在当地,竟然久久不能言语。
半天,他才站起身,走到王小芸的身边,热切的望着王小芸的眼睛。
“你把刚才那两句诗词,再说一遍给我听听。”
王小芸心想着坏了,又露馅了。
她可不是故意显摆的。
要是有心显摆,她肚子里的墨水可多着呢。
“你说什么诗词啊?我听不懂你说什么。”
王小芸装聋作哑打马虎眼。
柳文升满含期待的说道:“就是你刚才念的那两句诗词啊。”
看柳文升那眼中的兴奋,就好像捡到了宝贝一样,王小芸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她穿越过来,却对这个时代完全不了解,而且还是历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过的朝代。
她刚才背的那两句诗,是唐朝时期,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的一句诗词。
如果柳文升之前读过这首诗词,那么不至于会有那样兴奋的心情。
看来这个朝代,是在她所知道的唐朝以前的朝代了。
那她,光凭会的这些唐诗宋词,也能赚大发了。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确定,她要试探一下才行。
于是,王小芸装作平常的样子,说道:
“哦,原来你说我刚才说的那两句诗啊。
那是我之前去镇上卖菜时,无意中听到一个买菜的读书人随口说说的。
还听到他说这首诗是大诗人王勃的作品呢。我就记住了这一句。
相公知道王勃吗?”
柳文升则一副震惊的表情,说道:
“我竟然不知道,还有人能写的出来这样美的诗句。
那个王勃,我竟然从未听说过。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王小芸心中一喜,却还是保持镇定,继续问道:“那李白和杜甫,你听说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