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闻人啧啧称奇,拿在手里看了看,触感温润,与沉香十分不同,他也喜自己运气好,搂过白鑫,香喷喷亲了一口,“我来时也检查一遍,并没注意,若非先拿给你挑选,怕是要便宜了别人,你拿着这块奇南吧,卖给别人也可惜。”
白鑫知他就是随口一说,即便没有他先挑选,程闻人在贩卖之前,也会先分出三六九等。
白鑫之后又挑选了些香料,他并非挑走当中最好的,否则程闻人也不好做生意了,剩下的,程闻人在转手卖给其他人,一发几十倍的利润。
一年当中,程闻人至少往岭南跑一趟,走南闯北,越发成熟起来,有了自己思想,也有了自己主见,程老爷子起先怕给儿子逼得走投无路,或如何如何,以为儿子眼界开了,自然就会将那段感情放下,可随着时间推移,俩人感情越发浓厚,这种浓厚,并非*般轰轰烈烈,而是宛如最上乘香品,徐徐缭绕,经久不散。
“三郎,我回来了!”低沉的声音,不显一丝疲惫,反而带着隐隐兴奋。
片刻功夫,大门吱呀打开,由里走出一个身姿欣长青年,手里挑着柄灯笼,豆大火苗盈盈跳动,白鑫面带喜色,替他掸了掸披风上的雪,自然地握住他的手,牵着往里走,“猜到你就这几日回来,特意准备了你最喜欢的流霞酿。”
男人从后面一把将他抱住,埋在脖颈处厮磨不停,“流霞,留下,被父亲逼得最近那阵,我日日祈祷,你能留下,也是那时喜欢上了这种酒。”
白鑫将手搭在他胳膊上,抬头向后仰了仰,眼神中自信满满,“你当我是什么人?这点压力就能逼我走?”
程闻人楼得更紧,贪婪地嗅着他身上的气味,“是是是,你是京城里最好的调香师,也是我程闻人认定一辈子的人。”
第102章 结局
银票的作废,在国家掀起轩然大波,圣上为安抚民众,大刀阔斧改革,先是写了篇万字罪己诏,接着又处理了无数“银票务”的大小官员,这一举动,反而成为了史书上一记千古佳话。
阔别两年,银票务变成了票引务,朝廷重新开始发行,两年前的变故似被深深埋进地下,很少有人再提起,京城依旧繁华,富家子弟日日纸醉金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那次波及的人何止千万,有幸挺过来的人对“银票”简直恨之入骨,无人愿意去兑换票引。
但国家的一切都掌握在朝廷手里,自然有人愿意为圣上分担困扰,一些新政策的出炉,不过是那些人碰碰嘴皮子的事。
程闻人气呼呼地走进来,两年间的走南闯北,让他迅速成熟起来,但在白鑫面前,总是能不经意流露出些许任性,他坐下后先喝了口下人奉上的水,然后不等白鑫问,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票引票引,难怪是个‘引’字,往后没有票引,这货物哪里都去不得,市舶司也好,转运司也好,一律只认票引上的官印,就差明白告诉你,不兑换票引,不能经商了!”
对于这结果,白鑫早想到了,那政府又不是傻的,岂会不想办法消除商人的抵抗?民永远斗不过官。
白鑫走过去劝道:“你往好处想,这次圣上大力变革,且又是票引务第一次发行,定不会再像之前似的如此泛滥,否则朝廷日后哪还有信用可言?”
程闻人哼了一声,“早就没信用了。”
白鑫知他只是发发牢骚,隔了会,他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不行,我得去票引务先看看。”
两年的时间,让白鑫的“天香堂”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也让大哥历练成了合格掌柜。白大郎不像别人似的油嘴滑舌,游刃有余中仍保留一份憨厚,让上门的客人都十分随意。
白鑫专心在家调制起香品,做着喜欢的事,看着喜欢的人,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了。
曹氏每每想起就恍如置身梦中,三年前,她还是乡下死了丈夫的寡妇,仰仗婆家,挨打挨骂也不敢流露出一丝抱怨,这一晃,她成了在家享福的老夫人,含饴弄孙,有人伺候。
“狗子,来给奶奶背《三字经》。”满娘抱着狗子,献宝似的走来。
狗子扭了扭,挣扎下来,站在地上,背起小手,圆圆的小脸抬的高高的,瓮声瓮气背了起来。
曹氏和满娘光听着都觉得困难,狗子却连个停顿都没有,俩人听后笑道合不拢嘴,曹氏更是抱过狗子狠狠亲了一口,“奶奶的小心肝啊,好好读书,考个状元回来,光耀门楣。”
“娘,刚才大姑家的来人送信,说他们下午就来。”
曹氏连说了三个好字,狗子眼中放光,忙缠着自己的母亲问,期待地问:“是小弟弟小妹妹要来了吗?”
满娘弯下腰将他抱起来,“是是是,你姑姑、姑父带着他们要回来了,还要住上几天呢。”
“太好了!我要找弟弟,找妹妹。”
曹氏自椅子上站起来,面带喜色,“快快快,让韩巧上街买些鸡鸭鱼回来,再买条羊腿。”
狗子在满娘怀里也跟着嚷嚷起来,“还要乳糖丸子,乳糖丸子,妹妹最喜欢吃了。”
两个大人心照不宣,跟着笑了起来,满娘无奈地摇摇头,“小馋猫,分明是你最爱吃!”
狗子一个劲地傻笑起来。
比起大房一家的美满,白家二房、三房就水深火热了。
原本白四娘因模样漂亮,得了一商人青睐,却不是明媒正娶娶回家,而是养在外面,白家见那商人有钱,也并无怨言,白四娘也确实过了一段富足日子,连带着娘家也跟着沾了光,只是好景不长,银票作废,那商人受了影响,哄骗白四娘偷了家里钱,说是带着她南下回老家,只是那商人心狠手辣,将白四娘带到江苏一带,转手就卖了。
三房一家钱也丢了,女儿也跑了,一阵哭天抹泪,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三房一家享过福,就再也吃不了苦,常常回忆之前短暂的幸福日子,最后一咬牙,将三娘卖个一中年男人做妾,得了些银子,却没半年就败光了。
二房一家比三房更不如,还要供着二郎读书,还要养活一家老小,心心念念盼来科考,二郎再次落选,白奶奶态度慢慢转变,虽仍最喜欢这个孙子,却再也不指望他真能考取功名,反而劝他在哪个铺子找个活计,帮衬家里。
白鑫知他就是随口一说,即便没有他先挑选,程闻人在贩卖之前,也会先分出三六九等。
白鑫之后又挑选了些香料,他并非挑走当中最好的,否则程闻人也不好做生意了,剩下的,程闻人在转手卖给其他人,一发几十倍的利润。
一年当中,程闻人至少往岭南跑一趟,走南闯北,越发成熟起来,有了自己思想,也有了自己主见,程老爷子起先怕给儿子逼得走投无路,或如何如何,以为儿子眼界开了,自然就会将那段感情放下,可随着时间推移,俩人感情越发浓厚,这种浓厚,并非*般轰轰烈烈,而是宛如最上乘香品,徐徐缭绕,经久不散。
“三郎,我回来了!”低沉的声音,不显一丝疲惫,反而带着隐隐兴奋。
片刻功夫,大门吱呀打开,由里走出一个身姿欣长青年,手里挑着柄灯笼,豆大火苗盈盈跳动,白鑫面带喜色,替他掸了掸披风上的雪,自然地握住他的手,牵着往里走,“猜到你就这几日回来,特意准备了你最喜欢的流霞酿。”
男人从后面一把将他抱住,埋在脖颈处厮磨不停,“流霞,留下,被父亲逼得最近那阵,我日日祈祷,你能留下,也是那时喜欢上了这种酒。”
白鑫将手搭在他胳膊上,抬头向后仰了仰,眼神中自信满满,“你当我是什么人?这点压力就能逼我走?”
程闻人楼得更紧,贪婪地嗅着他身上的气味,“是是是,你是京城里最好的调香师,也是我程闻人认定一辈子的人。”
第102章 结局
银票的作废,在国家掀起轩然大波,圣上为安抚民众,大刀阔斧改革,先是写了篇万字罪己诏,接着又处理了无数“银票务”的大小官员,这一举动,反而成为了史书上一记千古佳话。
阔别两年,银票务变成了票引务,朝廷重新开始发行,两年前的变故似被深深埋进地下,很少有人再提起,京城依旧繁华,富家子弟日日纸醉金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那次波及的人何止千万,有幸挺过来的人对“银票”简直恨之入骨,无人愿意去兑换票引。
但国家的一切都掌握在朝廷手里,自然有人愿意为圣上分担困扰,一些新政策的出炉,不过是那些人碰碰嘴皮子的事。
程闻人气呼呼地走进来,两年间的走南闯北,让他迅速成熟起来,但在白鑫面前,总是能不经意流露出些许任性,他坐下后先喝了口下人奉上的水,然后不等白鑫问,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票引票引,难怪是个‘引’字,往后没有票引,这货物哪里都去不得,市舶司也好,转运司也好,一律只认票引上的官印,就差明白告诉你,不兑换票引,不能经商了!”
对于这结果,白鑫早想到了,那政府又不是傻的,岂会不想办法消除商人的抵抗?民永远斗不过官。
白鑫走过去劝道:“你往好处想,这次圣上大力变革,且又是票引务第一次发行,定不会再像之前似的如此泛滥,否则朝廷日后哪还有信用可言?”
程闻人哼了一声,“早就没信用了。”
白鑫知他只是发发牢骚,隔了会,他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不行,我得去票引务先看看。”
两年的时间,让白鑫的“天香堂”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也让大哥历练成了合格掌柜。白大郎不像别人似的油嘴滑舌,游刃有余中仍保留一份憨厚,让上门的客人都十分随意。
白鑫专心在家调制起香品,做着喜欢的事,看着喜欢的人,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了。
曹氏每每想起就恍如置身梦中,三年前,她还是乡下死了丈夫的寡妇,仰仗婆家,挨打挨骂也不敢流露出一丝抱怨,这一晃,她成了在家享福的老夫人,含饴弄孙,有人伺候。
“狗子,来给奶奶背《三字经》。”满娘抱着狗子,献宝似的走来。
狗子扭了扭,挣扎下来,站在地上,背起小手,圆圆的小脸抬的高高的,瓮声瓮气背了起来。
曹氏和满娘光听着都觉得困难,狗子却连个停顿都没有,俩人听后笑道合不拢嘴,曹氏更是抱过狗子狠狠亲了一口,“奶奶的小心肝啊,好好读书,考个状元回来,光耀门楣。”
“娘,刚才大姑家的来人送信,说他们下午就来。”
曹氏连说了三个好字,狗子眼中放光,忙缠着自己的母亲问,期待地问:“是小弟弟小妹妹要来了吗?”
满娘弯下腰将他抱起来,“是是是,你姑姑、姑父带着他们要回来了,还要住上几天呢。”
“太好了!我要找弟弟,找妹妹。”
曹氏自椅子上站起来,面带喜色,“快快快,让韩巧上街买些鸡鸭鱼回来,再买条羊腿。”
狗子在满娘怀里也跟着嚷嚷起来,“还要乳糖丸子,乳糖丸子,妹妹最喜欢吃了。”
两个大人心照不宣,跟着笑了起来,满娘无奈地摇摇头,“小馋猫,分明是你最爱吃!”
狗子一个劲地傻笑起来。
比起大房一家的美满,白家二房、三房就水深火热了。
原本白四娘因模样漂亮,得了一商人青睐,却不是明媒正娶娶回家,而是养在外面,白家见那商人有钱,也并无怨言,白四娘也确实过了一段富足日子,连带着娘家也跟着沾了光,只是好景不长,银票作废,那商人受了影响,哄骗白四娘偷了家里钱,说是带着她南下回老家,只是那商人心狠手辣,将白四娘带到江苏一带,转手就卖了。
三房一家钱也丢了,女儿也跑了,一阵哭天抹泪,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三房一家享过福,就再也吃不了苦,常常回忆之前短暂的幸福日子,最后一咬牙,将三娘卖个一中年男人做妾,得了些银子,却没半年就败光了。
二房一家比三房更不如,还要供着二郎读书,还要养活一家老小,心心念念盼来科考,二郎再次落选,白奶奶态度慢慢转变,虽仍最喜欢这个孙子,却再也不指望他真能考取功名,反而劝他在哪个铺子找个活计,帮衬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