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霖看着最后那四个神奇的字,憋了半天,还是又骂了一遍老词儿——
“你个神经病!”
第25章
最初的冲击带来了眼泪, 当激动慢慢平复, 温暖开始充盈。
冉霖抱着手机在床上傻笑了半个小时,把那些截图又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了一遍, 然后觉得心里特别满, 特别有力量。如果现在天塌下来, 他能第一个冲出去疏散人群,自己站在那里等着顶天。
【截图都收到了, 谢谢, 真的。】
冉霖看着自己酝酿半天发过去的回复,莫名懊恼, 真是小学生都比自己写得好。
他明明有一腔感激, 明明想搂着陆以尧旋风哭泣, 可一落到指尖,就删了打,打了删,最后成了这个鬼样子。
还是不行。
太生硬了!
冉霖腾地坐起来, 纠结地抓了半天头发, 最终以前所未有的严肃和端正, 小心翼翼打下第二条——
【以及,马赛克真的很奔放[偷笑]】
发完了,冉霖才觉得顺眼许多,心满意足躺下来,把微信提示音开启,望着天花板等待友人回信。
冉霖等了一个小时。
友人那边毫无动静。
冉霖这才反应过来, 以陆以尧的工作强度,这会儿肯定又在赶通告,手机八成已经交给经纪人或者助理保管了,压根没带在身边。
不过,对方昨天发过来图片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了,如果现在在工作,那这人究竟睡觉没睡觉啊!
乱七八糟脑补了一通的冉霖,最后只能祈祷陆以尧没开工,只是晚睡晚起,还在补眠。
横店影视城,秦王宫。
阴郁的光线里,骤然沧桑的陆以尧身着左右交叠的黑色长袍,腰间系带,交领和宽大的袖口上绣着金色纹样,他一言不发,只静静看着地上低矮的条案,仿佛在追思那个经常坐在这里与自己辩论治国之道却最终被自己处死的男人。他们交往半生,亦君臣亦挚友,却最终还是没能善始善终。
算了,他杀过的人太多了,在他的大业面前,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镜头渐渐拉远,陆以尧独自走上台阶,慢慢走向宫苑深处,只留下一抹幽暗苍凉的背影……
“OK,过!”盯着监视器的导演终于满意出声。
陆以尧停下脚步,一直绷着的神经总算放松下来。老年妆让他很不适,幸亏最后镜头拉远,而且只拍背影,否则他的微表情很可能会让导演吐血重来。
随着这个镜头通过,陆以尧全部五个镜头,统统补完。
今天的镜头里,有四个都是单人镜头,只有一个是跟另外的演员对戏。然而那位绝对一番的男演员以档期为由,最终没能过来,导演没辙,只得找来替身搭戏,从始至终都把镜头焦点给了陆以尧。
陆以尧在这个电影里只能算是二番。接剧本的时候,《云章》刚播完,《北海树》还没上映,他大荧幕上最亮眼的角色仍是那部出道的校园青春电影里的男三号。谁也不知道小屏幕上的人气能否真正转化成大荧幕上的号召力,加上《北海树》的文艺片属性,公司迫切希望他能接演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
所以即便只是二番,陆以尧和整个团队依然很重视。
电影在去年年底就杀青了,那之后陆以尧开始真人秀录影,直到二月初,导演亲自打电话来沟通,询问能否补拍。
陆以尧可以拒绝的,因为根据合同,他已经在约定工期内完成了约定内容,这段补拍是剧本上没有的,但他同样理解导演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所以还是让姚红排出了一天档期,特意过来补。
导演重新看了一遍补拍内容,确认无误,才从监视器后面起身,往陆以尧这边走过来。
这个导演其实在圈里挺有名望,早年也拍过不少得奖的片子,但随着近些年电影越来越娱乐化,观众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他也不得不开始向资本妥协,朝着商业化转型。奈何艺术偏好和思维不是一天养成的,这条转型之路也颇为坎坷,于是这些年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但陆以尧对他非常尊重,因为这位导演对所有演员也非常尊重,不会倚老卖老,颐指气使,并且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敬业认真。说句夸张点的形容,这位导演聚精会神坐在监视器前面的时候,陆以尧仿佛能看见他整个人都在燃烧,烧着生命,烧着心血,只为了心中的追求。
陆以尧羡慕这样热烈而纯粹的投入。
“辛苦了,”导演拍拍他的后背,既欣慰又感谢,“特地过来一趟,档期不好协调吧。”
“没什么的,”陆以尧轻描淡写,并不多说这些,“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是吃这碗饭的。”
导演似有些惊讶他会这样回应,若有所思地看了他几秒,忽然拉着他往角落里走:“过来我给你讲讲戏。”
陆以尧一脸茫然,不知道那边灯光摄影都开始收拾设备了,导演还要讲什么戏。
很快,导演就带着他来到了相对僻静处,周围还是不时有剧组人员走动,但大家都忙着收工,也没人管导演和演员谈心。
“我欣赏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所以我就开门见山了,你别嫌我说话直,”导演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晚辈,带着点和蔼,但更多的是期许,“态度端正是好事,但你的演技确实还需要打磨。”
陆以尧没想到会等来这么一句话。
整个拍戏过程里,导演说的最多的是“你可以试试这样的感觉”,然后就开始讲人物,讲冲突,讲肢体,但从来没对任何一位演员直白地说,你的戏不行。
甚至对上那种陆以尧都能看出来不行的,导演也是大写的耐心。陆以尧一度以为这就是导演的脾气,现在看来,可能更多的是顾及演员情绪,毕竟骂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拖累进度。
见陆以尧没出现抵触情绪,导演直接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演戏这件事,有的人靠毅力,有些人靠灵气,有些人靠经验,有些人靠脸……”
“靠毅力的人,演什么,就会把自己逼成什么,不演疯了不算好,这是最难得的;靠灵气的人,遇见与自己来电的角色,往往特别出彩,但遇见不来电的,那就废,这样的演员很幸福,只要挑到合适的角色,往往四两拨千斤,就能达到惊艳的效果,但灵气真是一种非常短暂的东西;靠经验的我就不多说了,这种是最普遍的,表演程式化,无功无过,精不精彩,全看剧本;至于靠脸,我说句实话你别不爱听,现在圈子里像你这样的年轻演员,基本都是刷脸,观众记不住你的角色,只能记住演员本身,这不是好事……”
见陆以尧一直没吭声,导演忽然笑了,自我调侃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老年人的想法特别落伍……”
“没有,”陆以尧确实听进去了,而且听得很用心,“您说的这些,我会认真去想一想的。”
导演欣慰地点点头:“我欣赏你对待演戏的态度,够认真,够敬业,但还不够爱。”说到这里导演停住,看向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把刚刚还布景满满的宫殿一点点搬空,只留下一座空壳,“你的眼睛里没有对演戏的热情,如果你不能爱上这一行,你就永远只是个明星。”
“当然,”导演收回目光,重新看向陆以尧,“如果这就是你的追求,那刚才那些就当我没说。”
陆以尧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话,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个神经病!”
第25章
最初的冲击带来了眼泪, 当激动慢慢平复, 温暖开始充盈。
冉霖抱着手机在床上傻笑了半个小时,把那些截图又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了一遍, 然后觉得心里特别满, 特别有力量。如果现在天塌下来, 他能第一个冲出去疏散人群,自己站在那里等着顶天。
【截图都收到了, 谢谢, 真的。】
冉霖看着自己酝酿半天发过去的回复,莫名懊恼, 真是小学生都比自己写得好。
他明明有一腔感激, 明明想搂着陆以尧旋风哭泣, 可一落到指尖,就删了打,打了删,最后成了这个鬼样子。
还是不行。
太生硬了!
冉霖腾地坐起来, 纠结地抓了半天头发, 最终以前所未有的严肃和端正, 小心翼翼打下第二条——
【以及,马赛克真的很奔放[偷笑]】
发完了,冉霖才觉得顺眼许多,心满意足躺下来,把微信提示音开启,望着天花板等待友人回信。
冉霖等了一个小时。
友人那边毫无动静。
冉霖这才反应过来, 以陆以尧的工作强度,这会儿肯定又在赶通告,手机八成已经交给经纪人或者助理保管了,压根没带在身边。
不过,对方昨天发过来图片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了,如果现在在工作,那这人究竟睡觉没睡觉啊!
乱七八糟脑补了一通的冉霖,最后只能祈祷陆以尧没开工,只是晚睡晚起,还在补眠。
横店影视城,秦王宫。
阴郁的光线里,骤然沧桑的陆以尧身着左右交叠的黑色长袍,腰间系带,交领和宽大的袖口上绣着金色纹样,他一言不发,只静静看着地上低矮的条案,仿佛在追思那个经常坐在这里与自己辩论治国之道却最终被自己处死的男人。他们交往半生,亦君臣亦挚友,却最终还是没能善始善终。
算了,他杀过的人太多了,在他的大业面前,这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镜头渐渐拉远,陆以尧独自走上台阶,慢慢走向宫苑深处,只留下一抹幽暗苍凉的背影……
“OK,过!”盯着监视器的导演终于满意出声。
陆以尧停下脚步,一直绷着的神经总算放松下来。老年妆让他很不适,幸亏最后镜头拉远,而且只拍背影,否则他的微表情很可能会让导演吐血重来。
随着这个镜头通过,陆以尧全部五个镜头,统统补完。
今天的镜头里,有四个都是单人镜头,只有一个是跟另外的演员对戏。然而那位绝对一番的男演员以档期为由,最终没能过来,导演没辙,只得找来替身搭戏,从始至终都把镜头焦点给了陆以尧。
陆以尧在这个电影里只能算是二番。接剧本的时候,《云章》刚播完,《北海树》还没上映,他大荧幕上最亮眼的角色仍是那部出道的校园青春电影里的男三号。谁也不知道小屏幕上的人气能否真正转化成大荧幕上的号召力,加上《北海树》的文艺片属性,公司迫切希望他能接演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
所以即便只是二番,陆以尧和整个团队依然很重视。
电影在去年年底就杀青了,那之后陆以尧开始真人秀录影,直到二月初,导演亲自打电话来沟通,询问能否补拍。
陆以尧可以拒绝的,因为根据合同,他已经在约定工期内完成了约定内容,这段补拍是剧本上没有的,但他同样理解导演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所以还是让姚红排出了一天档期,特意过来补。
导演重新看了一遍补拍内容,确认无误,才从监视器后面起身,往陆以尧这边走过来。
这个导演其实在圈里挺有名望,早年也拍过不少得奖的片子,但随着近些年电影越来越娱乐化,观众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他也不得不开始向资本妥协,朝着商业化转型。奈何艺术偏好和思维不是一天养成的,这条转型之路也颇为坎坷,于是这些年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但陆以尧对他非常尊重,因为这位导演对所有演员也非常尊重,不会倚老卖老,颐指气使,并且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敬业认真。说句夸张点的形容,这位导演聚精会神坐在监视器前面的时候,陆以尧仿佛能看见他整个人都在燃烧,烧着生命,烧着心血,只为了心中的追求。
陆以尧羡慕这样热烈而纯粹的投入。
“辛苦了,”导演拍拍他的后背,既欣慰又感谢,“特地过来一趟,档期不好协调吧。”
“没什么的,”陆以尧轻描淡写,并不多说这些,“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是吃这碗饭的。”
导演似有些惊讶他会这样回应,若有所思地看了他几秒,忽然拉着他往角落里走:“过来我给你讲讲戏。”
陆以尧一脸茫然,不知道那边灯光摄影都开始收拾设备了,导演还要讲什么戏。
很快,导演就带着他来到了相对僻静处,周围还是不时有剧组人员走动,但大家都忙着收工,也没人管导演和演员谈心。
“我欣赏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所以我就开门见山了,你别嫌我说话直,”导演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晚辈,带着点和蔼,但更多的是期许,“态度端正是好事,但你的演技确实还需要打磨。”
陆以尧没想到会等来这么一句话。
整个拍戏过程里,导演说的最多的是“你可以试试这样的感觉”,然后就开始讲人物,讲冲突,讲肢体,但从来没对任何一位演员直白地说,你的戏不行。
甚至对上那种陆以尧都能看出来不行的,导演也是大写的耐心。陆以尧一度以为这就是导演的脾气,现在看来,可能更多的是顾及演员情绪,毕竟骂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拖累进度。
见陆以尧没出现抵触情绪,导演直接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演戏这件事,有的人靠毅力,有些人靠灵气,有些人靠经验,有些人靠脸……”
“靠毅力的人,演什么,就会把自己逼成什么,不演疯了不算好,这是最难得的;靠灵气的人,遇见与自己来电的角色,往往特别出彩,但遇见不来电的,那就废,这样的演员很幸福,只要挑到合适的角色,往往四两拨千斤,就能达到惊艳的效果,但灵气真是一种非常短暂的东西;靠经验的我就不多说了,这种是最普遍的,表演程式化,无功无过,精不精彩,全看剧本;至于靠脸,我说句实话你别不爱听,现在圈子里像你这样的年轻演员,基本都是刷脸,观众记不住你的角色,只能记住演员本身,这不是好事……”
见陆以尧一直没吭声,导演忽然笑了,自我调侃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老年人的想法特别落伍……”
“没有,”陆以尧确实听进去了,而且听得很用心,“您说的这些,我会认真去想一想的。”
导演欣慰地点点头:“我欣赏你对待演戏的态度,够认真,够敬业,但还不够爱。”说到这里导演停住,看向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把刚刚还布景满满的宫殿一点点搬空,只留下一座空壳,“你的眼睛里没有对演戏的热情,如果你不能爱上这一行,你就永远只是个明星。”
“当然,”导演收回目光,重新看向陆以尧,“如果这就是你的追求,那刚才那些就当我没说。”
陆以尧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话,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